首页 科学教育 第247页
  • 天文学家证实参宿四恒星有伴星

    天文学家证实参宿四恒星有伴星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

  • 第二锦江小学2025年春季第三期思政大讲堂主题教育活动

    第二锦江小学2025年春季第三期思政大讲堂主题教育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培养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5月9日第二锦江小学在锦智楼五楼报告厅举行了“传承科学薪火,弘扬创新脊梁”——2025年春季第二锦江小学第三期思政大讲堂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五(6)中队承办。

  • 科学时报: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科学时报: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们,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们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所后天练就地势的空旷和高海拔,就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排练场和演习厅。   陕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民歌震惊四座,更别说其他陕北汉子“喊”和“吼”出的“信天游”。其他生活在大山、高原上的歌手如九寨沟的容中尔甲等,这些原生态歌唱家的后天“训练”,大体也是得益于山区空旷而又高峻的天然排练场和演习厅。   一副嘹亮高亢的嗓子,不仅仅是山民们平素进行语言交流、歌唱娱乐的最重要器官,甚至也是他们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这一特殊而又美妙绝伦的“工具”,在山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很多的深山老林中,人们世世代代至今,一直都沿袭着“喊山”的习惯和风俗。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内,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左一)利用工作间隙和青年科研人员交流。新华社发   2020年11月28日8时30分许,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完成第二阶段海试,胜利返航。新华社发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然而,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水平仅为10.56%,不仅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而且,西部地区、农业地区、女性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更是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东西部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甚至比2015年增加了1.15个百分点。此外,60至69岁公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仍然低于5%。

  • 研讨]“AI赋能基础教育理念创新与实践改进”经验研讨会暨 2025 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在黑龙江举办

    研讨]“AI赋能基础教育理念创新与实践改进”经验研讨会暨 2025 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在黑龙江举办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学术动态 [研讨]“AI赋能基础教育理念创新与实践改进”经验研讨会暨 2025 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在黑龙江举办   [研讨]“AI赋能基础教育理念创新与实践改进”经验研讨会暨 2025 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在黑龙江举办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支撑教育强国建设,7月14日至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兰西县教育体育局、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承办,“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的“AI赋能基础教育理念创新与实践改进”经验研讨会暨 2025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金谷大厦酒店、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北京、深圳、苏州、重庆、南宁等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人员、区域教育负责人、学校管理团队及一线余人线下参会,共同围绕“AI赋能・理念创新・教学实践”展开研讨。

  • 人居学院举办第三届“从小爱科学科普向未来”小学生科普活动

    人居学院举办第三届“从小爱科学科普向未来”小学生科普活动

      为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目标,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工会的指导下,人居学院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办了第三届“从小爱科学,科普向未来”小学生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交小苗”(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及西安市多所小学的170余名学生参与。通过专家讲堂、走进实验室等丰富环节,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在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活动伊始,首先进入“专家讲堂”环节。第一会场中,宋慧明研究员以《树木年轮——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为题,展现树木年轮在生态研究中的独特价值;覃蔡清副教授聚焦碳循环,引导孩子们思考低碳生活的意义;张瑞博士以《石头讲故事》为题,通过洞穴沉积物解析气候变化规律。第二会场同样精彩纷呈,王剑云教授通过《魔法细菌——小身材大能量》揭示生物矿化技术的工程应用;马从付高工以传统榫卯与现代桥梁搭建技术为切入点,展示中华建筑智慧;甄蒙副教授通过《神奇的零碳建筑》案例,启发孩子们对绿色建筑的想象。

  • “AI赋能与人文重构:外语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

    “AI赋能与人文重构:外语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

      7月18日至20日,“AI赋能与人文重构:外语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20余所军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AI赋能与人文重构视角下外语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国防科技大学教育训练部部长雍成纲在致开幕辞时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剖析人工智能(AI)时代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AI赋能外语教学的理论机制,构建顺应高科技发展趋势的中国外语教育体系。

  • “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11月16日,科技传播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论坛设置了七个主题分论坛,其中“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主题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下称专委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三方共同主办。目前,我校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为该专委会的理事长单位。

  • 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中国大学需要个性化

    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中国大学需要个性化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12月22日称,中国大学千篇一律,(今后发展)需要个性化。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当天在北京举行第94场主题报告会,赵沁平应邀发表“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主题演讲时作上述表示。他说,“我们中国大学千篇一律,就是大学建设的目标趋同性太强。大学需要个性化,有一个专家统计了我们100多个大学的校训,发现60%有实事求是,当然实事求是是应该的,但大家都谈实事求是就没有了特色。”

  • “985毕业被误会成野鸡大学学生求学校改个名吧!”

    “985毕业被误会成野鸡大学学生求学校改个名吧!”

      今天僧妞就带大家打破刻板印象,深扒一波被名字拖累的“野鸡大学”真面目——它们非但不“野”,还是隐藏的学术圈实力派!   但其实不然,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