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的理论 第4页
  • 经典常谈丨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

    经典常谈丨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

      习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唯物主义和者。青年时期,他们在理论研究中有意识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不断内化为自身思想的彻底性,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合著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进行彻底批判,逐渐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的思想转变,最终确立自身的科学理想和革命信仰。

  • 思政课教师要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

    思政课教师要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这与他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的“六个要”重要指示,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具有高度契合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应当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自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具体实践,为办好思政课提供坚强支撑。   教育家精神为思政课教师育人育才提供了价值指引。实践中,应多措并举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实际举措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 音乐留学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介绍

    音乐留学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介绍

      格涅辛音乐学院(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музыки имени Гнесиных)建于1895年,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与莫斯科音乐学院齐名的音乐类高校,是俄罗斯唯一一所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技巧与当代表演系的音乐学校。   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是一个独特且充满活力的组织,汇集了俄罗斯教育体系的所有三个层次——初等、中等专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现有2500多名学生,其中有超过350名学生来自43个国家。

  • 关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25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

    关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25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

      关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25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陕西教育大省的优势,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陕西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陕西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品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西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北大学出版社”)根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合作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合作设立2025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近日,习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此外,还对如何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提出“五个检验、五个要看”标准,为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成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党中央对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从开展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抓好检视整改、消除政治隐患五个方面,用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 教育“三大属性”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教育“三大属性”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习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教育的“三大属性”,即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回顾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最首要的特点就是政治性。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首次提出了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深刻指出,“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性质的重要论断,为社会主义国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南。同时,马克思强育的人民性,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致力于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是实现“人的最后解放”。此外,马克思强育的实践性,提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并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 1 2 3 4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