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期刊 第4页
  •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兰亚乾教授任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Nano Research Energy副主编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兰亚乾教授任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Nano Research Energy副主编

      分区表材料科学一区Top期刊Nano Research Energy主编团队,担任期刊副主编,未来将负责处理晶态多孔材料在能源转化和存储方面的稿件。Nano Research Energy自2022年创刊以来,兰亚乾老师为期刊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未来希望在兰老师的带领下,这本真真正正的国产期刊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迈向“世界一流”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迈向“世界一流”

      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平行论坛“202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电子屏上显示着论坛主题:“破界·重构·赋能——共筑学术出版新生态”。四个专题研讨板块中,“期刊自主评价体系构建”被置于核心议程。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欣欣向荣’,从国家战略重视到实际落地的行动方案‘都在迅速积累影响力’,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他同时提到:与国际出版平台相比,国内平台在运营体系、资源积累、品牌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距。但国内平台的潜力可能更大,现实要求也可能更强,需要国内平台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内容的被找到性、被发现性和传播的广度、深度。

  • 孙昌璞:回归学术初衷别让“三唯”绑架科技期刊

    孙昌璞:回归学术初衷别让“三唯”绑架科技期刊

      “论文写完了吗?发表在哪里?影响因子多少?”对不少科研人员而言,论文“三问”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学术发表的步伐。另一端,学术期刊编辑们也在苦恼,稿源少、质量差,甚至不少期刊面临着“无稿可用”的困局。   “非学术性因素的压力限制着学术期刊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通讯》主编孙昌璞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直言,在“唯影响因子”“唯分区”“唯定量评估”的“绑架”下,科研人员和学术期刊陷入双重困境。   《理论物理通讯》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创办,是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英文版专业性学术期刊。自2013年起,孙昌璞担任该期刊主编。基于多年调研观察,他认为,学术期刊应客观反映国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坚守促进学术交流的初衷,“我们要重视学术论文的长期生命力,带动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 ‹‹ 1 2 3 4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