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国家电投与中国科协心系大别山区教育,深挖映山红公益行动教育价值,政企携手送科普进校园,为山区孩子点燃科学梦想,打开科学之门。9月9日上午9时,这份殷切的关怀化作一场意义非凡的映山红科普宣讲行动,县教体局副局长熊永明、教育股股长杨亚颖陪同各位专家莅临商城县第二小学,共为学子开启科学探索之旅。
-
-
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在新学期,北京将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少中小学也正在加速特色教学试点。 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小学部,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正与教师协同授课,通过语音识别和触摸交互与机器人互动,内容涵盖英语启蒙、科学知识普及等,这种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认可。 在自习课上,学校也在使用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一台看似普通的台灯在桌面投出一块交互区域,学生们可以按照不同课程使用投影内容交互自习;老师也可以使用智能批改功能,更加高效完成作业的判分批改;学校电脑端管理平台还可以展示学情档案个性化反馈分析,家长端也能即时接收到孩子的学习情况与科学提升建议,实现“教学—评价—反馈”一体化闭环。
-
近日在北京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素质教育类学科专业的新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该报告主题为“2019届~202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发布,涵盖了6届共82.4万本科生样本和474个本科专业。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强调了素质教育提升行动,从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加强科学与文化素质培养、强化体美劳教育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学科结构上的变化符合这一政策导向。小学教师中体育教育、音乐学和美术学等素质教育相关专业的比例明显上升。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教育专业的比例也有所增长,分别从2019-2021届的2.2%、1.7%提高到2.8%、2.3%。
-
8月19日,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公布,我校共有8项课题获得立项,立项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8位,全国地方类高校第2位。其中,教育科学学院获立5项课题,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各获立1项。近年,学校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提前布局谋划,持续取得相关成果。
-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正快速进入校园,改变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应用人工智能,课堂有哪些新场景、教学有哪些新变化、学生有哪些新体验?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找到了!”循着学生张杞炜的声音,其他几名同学凑了过来。拍照、上传、打卡,张杞炜的手机上很快收到了一则通知:“巡检目标:A037号界桩;巡检情况:一切正常。”很快,附近的6个界桩位置也被一一寻到。
-
近日,辽宁科技大学召开“工业科技助苗行动”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推进会,梳理和总结项目实施以来的成果和经验,研究下一步项目实施计划,并集体讨论审校钢铁冶金科普读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稿。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辽宁科技大学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团队全体成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
8月27日,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忻府区幼儿园深化教育合作签约仪式在忻府区幼儿园雁门园举行。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赵英、忻府区幼儿园园长秦利枝代表双方现场签约。
-
为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暑假期间,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围绕思想践行、爱国实践、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心理辅导等主题扎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星火习思想团队来到平顶山市西苑社区,走进该社区养老院、社区活动中心开展陪老人话家常、教小朋友做手工志愿活动,借助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与社区服务,展现青年风采,弘扬青春正能量,深化家国情怀教育,既拉近了与社区群众的距离,也让团队成员在奉献中深化了对责任与使命的理解。
-
8月25日,以“支持原始创新”“奖拔青年人才”“奖金自由支配”为关键词的民间科学大奖——“科学探索奖”如期而至。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首次以视频直播形式公布。 四川大学教授吕琦等50位青年科学家最终入选,他们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可自由支配使用的300万元奖金。自2019年首次颁发以来,“科学探索奖”7年来已累计资助347位青年科学家。 据了解,2025年“科学探索奖”的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为41岁,最年轻获奖人为32岁(申报时)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准聘副教授吴嘉敏。其中,35岁及以下获奖人数10人,占比20%;女性获奖人9位,占比18%;医师科学家2位,占比4%。
-
2025年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主持。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项目研究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教育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坚与科学教育实践场景深度融合。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杨宗凯教授,以及副校长、学部部长刘三女牙教授作为受邀专家作点评发言。
- ‹‹ ‹ 1 2 3 4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