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7月12日,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共有政策791条。2015-2023年,江苏省人工智能特色产业政策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23年江苏省人工智能特色产业政策数量为52个,2024年1-7月,江苏省人工智能特色产业政策数量为1个。
-
-
近日,习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习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人工智能发展治理的高度重视。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头雁型”战略技术,已从单体技术创新升级为能够加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它不仅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肩负着我国开拓数字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
-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是基于中经先略市场咨询中心对人工智能行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商部门、海关、行业协会等官方权威数据,由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专家团队共同完成。 本报告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等方法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进行前景预测及策略建议。主要包括:行业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环境、区域市场分析、行业供给与需求、产业链及行业竞争、产品价格、行业渠道、替代品分析、替代品分析、用户分析、行业财务分析、重点企业及子行业分析、行业风险、行业前景预测、发展策略等。
-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成为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自其概念提出以来,AI已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计算智能阶段,历经感知智能阶段,如今正迈向认知智能阶段。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深刻重塑了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利用方式。展望未来,AI技术前景广阔,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AI技术正与其他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应用的纵深发展。在智能城市构建中,AI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如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智能安防系统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提高城市安全防范能力。在自动驾驶领域,AI与大数据、云计算协同工作,通过对海量驾驶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不断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能力和安全性。这种技术融合不仅提升了智能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
-
当下,究竟AI已发展到何种程度?如何用好AI?人类应该培养哪些能力以应对AI所带来的风险?近日,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讲座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开讲。 在距离开讲还有30分钟的时候,一些家长便带着孩子早早来到现场等待,期待“抢”到一个好位置。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牛建伟表示,这说明听众对人工智能话题的关注度很高,他也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听众,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加深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理解。在讲座中,牛建伟从人工智能是什么说起,详细介绍了当今最新的人工智能成果,深入分析了当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与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
4月25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29日,习来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上海“模速空间”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在主持学习和实地调研中,对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随着算力、数据等技术条件不断成熟,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等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出显著促进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凸显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日益重要的领域。
-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第三次发展浪潮,以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支撑和算力提升为核心驱动力。根据斯坦福大学《2023年AI指数报告》,全球AI领域投资规模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速,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成熟度指数分别达到商业化应用的82%和76%。这标志着AI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阶段。 技术迭代呈现三大特征:首先,生成式AI(如GPT系列)突破传统模式识别框架,具备内容创作能力;其次,AI与物联网、5G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终端普及;第三,专用AI芯片算力每18个月翻倍,突破摩尔定律限制。这种技术突破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AI相关技术将影响全球70%以上的经济活动。
-
近日,第八版《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发布,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报告,内容涵盖AI硬件生态演进深度解析、推理成本(inference costs)创新测算,以及AI学术论文与专利趋势的最新研究。报告还首次纳入企业采用负责任AI实践(responsible AI practices)的追踪数据,并扩展了AI在科学与医学领域加速渗透的观测维度。 AI指数成立于2017年,是“百年人工智能研究”(One Hundred Year Stud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提供精准、严格验证且全球采集的数据,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高管和公众在AI开发与部署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报告强调纵向追踪,以便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提供背景信息。
-
人工智能(AI)正经历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的跨越。2024年全球AI软件市场规模达970亿美元,中国以70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大市场。技术层面,中国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实现突破,截至2025年4月,AI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38.58%,论文发表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将AI列为新基建核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专项政策,例如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等五大标杆工程,目标形成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
- ‹‹ ‹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