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印发《河北省中小学科学副校长聘任管理办法》(后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创新人才。办法明确提出,全省每所中小学至少应配备1名科学副校长。 根据《办法》,科学副校长由学校聘任,属于不占学校领导编制的兼职副校长,可采取校领导兼任或校外专家到校指导的模式。科学副校长人选需政治立场坚定,且有志于教育事业,同时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在科学教育或科研领域经验丰富。
-
-
“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于2021年12月9日正式开课。广西科技馆作为首次“天宫课堂”地面四个分课堂之一,注重整合发挥场馆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持续为本地区中小学研发提供“天宫课堂”延伸特色品牌资源和实践平台。 广西科技馆通过整合自身资源,联动全区中小学校、科普场馆、流动科普设施开展“天宫课堂”延伸系列活动。服务中小学教育需求。发挥大型科技场馆优势,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天宫课堂”延伸系列活动55期,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科学大课堂”“星光大课堂”等主题活动,吸引近100万名青少年互动学习。聚合科技馆团队资源。邀请南宁市、柳州市、防城港市3地科技馆馆长及其骨干科普团队到广西科技馆开展专场活动,活动期期爆满,广受好评。用活流动性科普设施。牵头联合广西13个设区市的流动科普设施,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约50场“天宫课堂”直播和科普活动。通过弘扬航天精神,鼓励青少年勇攀科学高峰,为全社会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激发民族自豪感,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
近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中国流动科技馆西藏自治区巡展措美站启动仪式在山南市措美县措美镇小学举行。 此次巡展,共展出30余件展品,涵盖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人体健康等多个学科领域,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孩子们可以在讲解老师的引导与演示下,参与互动体验,近距离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奥妙。
-
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于9月1日全面启动,全国各地举办了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各类科普活动,掀起爱科学的热潮。在国新办4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等有关负责人就我国科学普及工作和首个全国科普月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从2003年起,我国连续举办了22个科普日活动。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冯身洪说,多年来,我国持续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5.37%,提前完成2025年阶段发展目标。
-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出台《中小学科学副校长聘任管理办法》提出,每所学校应当配备至少1名科学副校长,师生人数多的学校、多校区学校和有需求的学校,可以聘任2至5名科学副校长。 据了解,科学副校长由学校聘任,不占学校领导编制,不属于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管理序列的兼职副校长,可采取校领导兼任或校外专家到校指导的模式。 根据工作需要,1人可以同时担任不超过2所学校的科学副校长,担任科学副校长需取得派出单位的同意。科学副校长主要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科技企业等科技相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荐,或由学校分管科学教育的副校长兼任,担任科学副校长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科学副校长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或科技相关单位推荐,由学校对推荐人员进行选聘。聘期一般为三年,期满后可以续聘。
-
本报讯(记者苏峰)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部署推进会暨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调度会,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部署调度。 会议指出,各地各校要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改进教学与服务,夯实学校主阵地,用好社会大课堂,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科学教育新体系,做好相关改革衔接,凝聚科学教育新动能,抓好工作落实,打造科学教育大格局。
-
近日,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召开龙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会议。活动举行了龙华区公民办中小学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发布《深圳市龙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以下简称《计划》)。 仪式上,龙华区为各校聘请的111名科学副校长颁发聘书,实现全区所有学校(含集团校分校)科学副校长全覆盖。据悉,龙华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深度链接了区域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外部资源,其中多数来自区域科创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层次人才、科协委员等。
-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孙珩力)8月25日,兰州市中小学生秋季开学第一课,七里河区敦煌路小学的校园在科技感加持下,有些炫酷、还有些好玩。同学们通过“科技+体育”的模式在开学第一课种下科技“种子”,为未来放飞科技梦想。 干冰造烟雾、掌心烈焰,一个个神奇的游戏让现场有魔法师的感觉,这里来自生活的物理、化学常识,在科普志愿者的手中都成为一个个有趣的游戏,让同学们看的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项精彩。
-
2025年5月27日,太原迎泽区滨河小学四年级全体同学在教室观看科普电影《寻秘自然:无形之力》,一堂别开生面的“光影科学课”就此展开。 此次活动以“探索科学奥秘,启迪未来思维”为主题,通过集体观影与互动讨论,带领同学们走进地球与宇宙的神秘世界,激发科学探索热情,感受中国科学家的智慧之光,培养家国情怀。此次观影活动让同学们明白,科学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藏在浪花的漩涡里、指南针的舞蹈中。正如电影里说的:“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位科学家”。
-
“走一走、瞧一瞧,我的科学小集市开张啦!今天的主角可不是饮料,而是能让我们喝到饮料的吸管!”俏皮的语气、稳健的步伐,选手张益博走上舞台,嘴角贴着吸管做出吮吸的动作,另一只手在空中划出弧线,生动比划着“无形的大手”按压液面的样子。直观的演示搭配形象的肢体语言,让抽象的气压原理瞬间变得可视可感。 8月2日,以“好奇点燃梦想科学照亮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普讲解大赛(青少年组)决赛在鄂尔多斯举办。来自全区的98名中小学生选手自信登台,带来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与创造性于一体的科普盛宴。
- ‹‹ ‹ 1 2 3 4 5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