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什么是科学教育 第2页
  • 广西多措并举提升科普教育质量 构建全域协同科学传播新体系

    广西多措并举提升科普教育质量 构建全域协同科学传播新体系

      人民网南宁8月22日电 (雷琦竣) 8月22日,首个全国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会议介绍了近年来广西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打造优质科普内容、夯实基层基础等系列举措,全方位保障科技教育质量,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成效。   在宣传引导方面,广西统筹网上网下资源,围绕科教兴桂、“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等基层阵地,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与技术培训。其中“新时代乡村阅读季”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示范活动,今年“八桂书香周”期间推出的科普新书发布、人工智能体验等活动,有效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 “家门口的课堂”让科学走到孩子身边政校社企四方联动 土门墩街道河湾堡社区打造暑期科普盛宴

    “家门口的课堂”让科学走到孩子身边政校社企四方联动 土门墩街道河湾堡社区打造暑期科普盛宴

      无人机足球在低空灵活穿梭,孩子们手持遥控器紧盯目标,不禁发出欢呼声,“原来无人机足球这么酷!”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河湾堡社区辖区少年蒋毓彬兴奋地喊道。   这是8月18日该社区暑期科创课堂的现场。2025年暑期,社区依托甘肃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联动高校、企业、文化场馆等10余家单位,打造“文化+科技”双主线研学体系,通过沉浸式、互动化的实践活动,让辖区青少年在“家门口”触摸前沿科技、感悟历史文脉,为基层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 如何给科学教育做加法?

    如何给科学教育做加法?

      “伸出你的中指和食指、交叉,闭上眼睛,当横向摸你的鼻子时,你会感觉有两个鼻子。”前不久,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走上全国两会“委员通道”,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问题时,他在直播镜头前做了这个“摸鼻子实验”,生动活泼且操作性强,引发很多人对科学教育的关注。   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探究的长久兴趣?科学课应该怎么上?针对这些问题,民盟、民进的几位专家各自分享了自己的精彩观点。

  • 科学教育、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数字化培养……全国两会教育热点面面观

    科学教育、心理健康、人才培养、数字化培养……全国两会教育热点面面观

      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今年全国两会,许多热点教育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9日下午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大家关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数字教育”等进行了回应。羊城晚报记者归纳总结了几个教育关键词,并就此采访了教育界人士,会场会外,发表热辣滚烫的建议。   今年两会期间,科学教育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呼吁加强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 中小学校的未来:成为人工智能强校

    中小学校的未来:成为人工智能强校

      ■过去,教育的高质量、大规模和个性化,是难以同时优化的“不可能三角”,而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这个“不可能三角”有可能被破解,并出现教学范式的深度变革   ■就教育本身而言,现行的课程更多的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遵守规则、接收任务、交付成果,而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的本质会越来越倾向于对学生领导力的塑造,包括如何提出问题、制定规则、发布任务、验收成果等等   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教育界一直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中小学教育的课堂要如何改变?学校教育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 “家庭教育线上课堂”开讲啦!助您解锁科学育儿新姿势!

    “家庭教育线上课堂”开讲啦!助您解锁科学育儿新姿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天津市妇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展家庭教育服务渠道,努力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在深入部分学校、社区开展调研,充分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家庭教育专家资源,推出家庭教育线上课堂。课程内容涵盖广泛,不仅深入拆解传统育儿智慧,带来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针对当下热点,对如何将AI融入家庭教育进行了创新讨论。课程由具有高级职称、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主讲,无论您是刚入园孩子的新手爸妈,还是面临升学关键期的焦虑家长,都能在干货满满的家庭教育线上课堂找到您所需要的课程。

  • 爱心浇灌“幸福花”——“春蕾计划”助力岳西县困境女童逐梦成长

    爱心浇灌“幸福花”——“春蕾计划”助力岳西县困境女童逐梦成长

      在安徽省岳西县层峦叠嶂的深山里,一群品学兼优的女童正以坚韧的姿态向阳生长。近日,“春蕾计划”帮扶行动为当地100名身处逆境的女童送去温暖,总资助金额达35万元,覆盖全县24个乡镇的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笔者走访了部分受助家庭,记录下这些“幸福花”在爱与希望中奋力成长的故事。   朱某雅,以688.5分考入岳西中学,笑容腼腆却目光坚定。这个15岁女孩的家庭,是典型的“负重前行”:年迈的奶奶需要照料,母亲在主簿镇租房陪读,父亲靠打零工独自支撑,全家年收入仅约3万元。生活的清贫是现实,却从未禁锢她的思想疆域。她心中怀揣着探索科学奥秘的清晰梦想。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科学岛上探秘追梦面向未来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科学岛上探秘追梦面向未来

      为激发少先队员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日,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三(1)中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科学岛上探秘,追梦面向未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科学世界,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在心中悄然种下科学的种子。

  • 爷爷奶奶亲还是姥姥姥爷亲?科学排序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想错了

    爷爷奶奶亲还是姥姥姥爷亲?科学排序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想错了

      你们家的孩子一般都是给谁来带呢?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或者是自己带孩子?在现代社会,由于夫妻二人忙于工作,很少能腾出时间来照顾小孩,因此一般会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所以就会产生“隔代亲”这样的关系。   应该有许多小孩都被问到过同样的问题:你喜欢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呀?通常情况下,小孩都会回答陪伴自己更多或者对自己更好的那一方,那么无形中另一方可能就会受到伤害。

  • 泰州市妇联走访教育科学学院调研“三融三促”工作

    泰州市妇联走访教育科学学院调研“三融三促”工作

      8月1日下午,泰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晶,家儿部部长陈子涵一行到教育科学学院开展专题调研。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潘小明,副院长朱以财、徐莹莹,以及学前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   潘小明介绍了教育科学学院深化“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及积极响应并深度融入学校“三融三促”校城共兴计划的实践探索,重点汇报了学院在家庭教育、儿童关爱、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他希望通过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精准对接核心需求、深度挖掘合作场景,共同探索构建“学术研究—政策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与会教师就横向课题研究、微专业建设、社区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 ‹‹ 1 2 3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