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规范 第4页
  • 七部门联合发文——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七部门联合发文——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今年8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作为关键通用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民福祉、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战略竞争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说,《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律小助”重磅登场!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律小助”重磅登场!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本次大会科大讯飞星火智法·律小助产品在科大讯飞展区首次亮相,引发关注。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律科技创新应用生态论坛成功举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司法业务部总经理雍文渊出席活动。科大讯飞法律科技市场部总经理王欢发表《AI助力法律科技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科大讯飞法律科技产品部总经理解斐进行“星火智法·律小助”专题分享,全面展现讯飞法律科技业务的布局思考与实践成果。同时,讯飞星火法律咨询产品经现场PK,荣获“法律智识卓越奖”,技术实力再获行业认可!

  •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加紧推动制定完善人工智能应用规范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加紧推动制定完善人工智能应用规范

      7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行的“2025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表示,加紧推动制定完善人工智能应用规范、伦理准则、应急响应体系,积极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治理制度规则和技术标准建设,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他表示,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持续深化、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在场景、数据、算力、模型、生态等领域工作持续深入。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已布局16个重点行业、800余个场景,成立4个数据产业共同体,星辰、九天等基座模型不断升级,4个万卡智算集群高效赋能模型训练和应用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

  • 2025人工智能教育新规:深度解析技术革新与行业突破

    2025人工智能教育新规:深度解析技术革新与行业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广泛应用,2025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及《中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引发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这一系列政策文件不仅彰显了我国在AI教育领域的技术革新,也标志着行业迈入深度融合、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为全球AI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技术层面,这次指南强调了“分学段差异化应用”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神经网络等前沿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例如,小学阶段主要以体验和兴趣培养为重点,通过开放式内容生成和多样化互动课程,激发学生对AI的基础认知;而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则强调技术原理的理解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深入探索AI的应用场景和社会影响。这一分层递进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AI技术在教育中的“渐进式”融合策略,有效避免了学生对AI的过度依赖,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2025年ERP软件发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

    2025年ERP软件发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行业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正在经历从内部管理工具到企业生态平台的蜕变。目前,ERP软件不仅支持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生产等传统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提供预测性分析、智能决策支持。同时,基于云计算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使得ERP软件的部署和维护更加灵活、成本更低,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数字化转型的红利。此外,ERP软件行业还需面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系统集成等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规范建设,提升软件的可靠性和兼容性。

  • 【理响中国】坚持科技向善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理响中国】坚持科技向善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焦点和大国博弈的重要变量。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赋能潜力,同时也在深刻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远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程。   “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习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为我们科学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大势、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光明时评】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光明时评】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涉及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互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法院先后审结了全球第一例人工智能绘画著作权侵权案,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著作权侵权案。在我国现行法律缺乏对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的背景下,法院创造性地适用著作权法原理和规定解决相关纠纷,体现了司法中睿智探索的精神。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发展,是我国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十四五”规划提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以保护和激励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重要宗旨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创新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及国务院公布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分别强调要完善人工智能产出物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打造“科技链、人才链、价值链” 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科技链、人才链、价值链” 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从春晚《秧歌》节目中形机器人表演,到广交会上云集的各路机器人展示,甚至在大街上巡逻、在马拉松赛场赛跑、在老年人的看护陪伴等各种各样的场景下,机器人产业出现迅猛发展的态势,让人着实震撼!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如何规范、有序、科学的发展,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笔者从打造“科技链、人才链、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发展路径,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第一,科技链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发挥企业是创新主体功能,挖潜客户场景需求,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各企业之间技术创新发展,确保市场领先性、技术先进性、创新协同性。

  • 制定使用“红线” 教育部规范推进中小学AI教育

    制定使用“红线” 教育部规范推进中小学AI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下称《通识教育指南》)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下称《使用指南》)。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下称《通识教育指南》)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下称《使用指南》)。此次发布的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为全球教育领域应对技术变革贡献中国方案。

  • ‹‹ 1 2 3 4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