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么多部门联合发文推动科学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尚属首次。《意见》的发布顺应了时代的迫切需求,意义重大,让科学教育界备受鼓舞。 科学教育首先要面对全体公民。作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能参与社会的发展,才能对涉及自身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健康、疾病预防、环境保护、职业生涯选择等等,做出正确的抉择。同时,正确而有效的科学教育,才能在未来,当学生需要进入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和终身学习时,使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
-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教育,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建议,要引导学生从教科书走向生活,引导他们关注科学热点、探究科学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则建议,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改变以讲故事、看实验、做习题为主的科学教育方式。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千千万万一流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科技创新人才。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重要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科学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手段。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
-
7月20日,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初中学科校本化教学应用研究》结题报告会以腾讯会议的形式举行。课题组负责人、漳州一中化学老师张明月主持会议,会议邀请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员陈键老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陈良副教授到会指导点评,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报告会。 会上,张明月老师梳理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意见。 研讨环节,课题组成员依次介绍了自己两年来围绕课题开展的研究以及实践收获,用具体案例阐述了在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中的探索和实践做法。这些实践用情景教学模式践行“社会即教育”思想,通过增加实验探究、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戏剧表演、劳动实践等实践环节的比重,强化学习必须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学习任务必须具有真实情境和可操作性等,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在学中教,在教中学”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发展思维、涵养品格,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教学实践,并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土壤中进行深耕与验证。
-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年)是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 1902年,他以德国政府东方殖民地建筑事务官员的身份第一次到中国,访问了青岛、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在北京,他遇到了正在为德国政府规划东亚科学考察计划的约瑟夫·达尔曼(Joseph DahlMann),两人就探究中国建筑艺术与周边景观的关系,以及建筑物所表现的哲学和宗教概念的考察研究项目达成了初步共识,此后他们又在上海和柏林进行了相关技术细节的磋商。
-
陈山泉博士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通识教育部,兼任香港中文大学食品研究中心荣誉副研究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教育部直属协会)常务理事及大学生健康分会秘书长(筹)。 陈博士负责教授《营养与健康生活》,《食品安全》等本科生课程,其中《营养与健康生活》课程被“学习强国”平台专题报道,并获得广东省教学改革基金资助。她当选为2021年霍特奖(全球最大规模的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被誉为“学生的诺贝尔奖”,由联合国、比尔克林顿基金会与霍特国际商学院共同推动)峰会大中华区决赛的赛事导师。陈山泉博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四五”创新教材《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改革丛书《古今医家故事感悟心得》副主编,国家卫生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科书《中医食养学》编委,广东省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编委,深圳市青少年食育教材编委,深圳市国家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委员会专家。
-
8月16日至19日,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长专题研修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自治区各盟市70多位中小学校长、科技副校长、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技教育负责人参加研修。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赵崇海和内蒙古科协副主席额尔德尼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研修活动邀请了多位国内科技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青少年科学教育创新、跨学科协同、区域特色发展、科学教育特和特色校建设等主题进行专题讲座。
-
为提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引导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奖励代表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重大成果,经教育部领导同意,中国职业技术学会决定举办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首届成果奖颁奖时间初定为2006年12月。 本奖项面向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的所有成果。首次奖励只限于大陆范围内,条件成熟时再扩大到港、澳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同类研究成果。
-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大会报告,举旗定向,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为遵循、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行动”等重大战略行动,成建制体系化建设了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培养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高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未联网学校动态清零,网络学习空间深度应用,支撑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实践。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和服务平台,开启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新征程。
-
今年暑假,研学旅行持续升温,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随着暑期过半,不少家长已带领孩子走过多个城市,还有一些家长正精心规划研学行程,希望让孩子在游玩中增长见识、放松身心。面对琳琅满目的研学项目和目的地,家长和老师该如何选择?研学旅行又能为孩子带来哪些收获?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听听他们的建议。
- ‹‹ ‹ 1 2 3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