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2023年编委会在江西教育出版社隆重召开,小学教学研究编委及教育期刊出版中心编辑近30人参会。 江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社长文恒益致欢迎词,对关心和帮助《小学教学研究》发展的编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就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二是体现新课标要求,助力课堂改革;三是建立重点作者库;四是提升编辑队伍素质;五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会议伊始,编辑部汇报了近一年来《小学教学研究》的发展状况。随后,围绕今后的编辑出版工作,对2024年《小学教学研究》三个版本的栏目设置及内容等方面与各位编委展开讨论。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各位编委积极建言献策,确定了2024年《学科视角》《教育管理》《课程建设》《专题研究》四大栏目的主题,探讨了《游戏化教与学》的栏目名称并细化了选题内容,还优化了《小学教学研究》三个版本的封面设计。讨论过程中,各位编委针对“三大文化进课堂”“数字化赋能”“教材的分析与对比”“教、学、评一体化”等提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指导性的建议,并对学术期刊发展发表了看法:一是学习教育理论,关注新动态、新政策;二是重视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结合本土文化,做好红色文化宣传;四是板块式设计,统筹期刊内容;五是探索全学科阅读;六是提高对德育的关注度。最后,编辑部结合期刊实际情况,与各位编委对论文写作及投稿规范进行了积极讨论,从源头把控稿件质量,保障稿件的学术价值。
-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清平 白宏太 甄卓 记者 刘盾)近日,第八届教育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小学德育》创刊40周年刊庆纪念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与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等共同承办。来自全国170多家教育期刊的近260位代表参会。 开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阳成伟表示,40年来《中小学德育》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以“人文关怀”为魂,坚守“办一本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德育专业期刊”的办刊追求。
-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计算机专业的学术研究正迎来新的黄金时期。近日,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学术界引发热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公布的《计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5)》中,《计算机教育》期刊被评为T2类优秀期刊。这一认定不仅彰显了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折射出国内计算机教育研究的不断提升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对于有志于出国留学或在国内深造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预示着未来学术发表和科研竞争的全新格局正在形成。近几年,国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提升学术水平,推动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此次CCF调整的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明确了T1、T2、T3三类期刊的划分标准,鼓励期刊以价值导向办刊,提升学术贡献和文章品质。这对于广大留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海外学术环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内优质学术期刊的崛起,意味着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作为国内唯一面向中高端计算机教育的专业期刊,《计算机教育》自2003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计算机教育事业,扶持青年教师成长,推动教学改革。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不仅被多个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还曾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等多项殊荣。期刊的学术定位和不断提升的质量,为留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平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对高素质IT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作为发表平台,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学术水平,还能增强未来申请名校或研究项目的竞争力。有学生曾表示,在准备留学申请材料时,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的论文成为加分项,也更容易获得导师和招生官的认可。而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在不断调整科研评价体系,将高水平期刊论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这一趋势促使更多留学生在国内外学术环境中寻求突破,努力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声。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科技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的学术合作也变得更加重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在共同探索创新科技的过程中,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也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未来,随着国际教育合作的不断深化,留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也会更关注目标国家的科研环境和学术声誉。这样的趋势,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也将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繁荣。对于即将踏上留学之路的学生而言,关注国内外科研动态,了解优质期刊的评选标准,将成为提升学术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这次CCF的调整,无疑为广大留学生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一份高质量的学术发表记录,或许正是开启未来职业和学术道路的关键钥匙。随着科技不断演进,留学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已不仅仅是学术深造,更是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有人认为,未来的科技领军人物,必然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不断突破自我、跨界合作的创新者。你是否也在思考,如何借助国内优质学术平台,为自己的留学之路增添更多筹码?无论是准备申请名校的学生,还是在国内深耕的研究者,关注学术期刊的评级变化,都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国际教育的竞争日益激烈,留学生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才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等待着有志之士去探索。留学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契机,更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你怎么看待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留学申请的影响?是否认为,提升学术发表水平是未来留学生的必备技能?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合作的国际学术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阳光灿烂的芳菲四月,由《无锡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无锡联络中心主办,无锡市侨谊教育集团承办的“我与编辑面对面: 共建 共研 共进”在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的宣小红社长及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的石邦宏院长到会并作了精彩讲座。 宣小红社长及石邦宏院长为大家带来主题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特点与使用”“中小学工程教育育人价值与实践”两场讲座,让大家学习到最新的期刊投稿方式变革和青少年工程教育的创新实践。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让在座的编辑和老师们如沐春风,获益良多。
- ‹‹ ‹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