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与创新
  • 初中科学教育的创新探索:从割裂到融合的转变

    初中科学教育的创新探索:从割裂到融合的转变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突破传统初中科学教育的局限,成为了各大教育机构面临的挑战。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作为科学教育试点推进学校,积极应对课程实施割裂化和素养培养碎片化等困境,探索“双标”联合驱动的初中科学教育融合实施路径,致力于构建更为科学的教学生态。   当前,初中科学课程主要按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理等学科分科授课,这种割裂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导致了“学科孤岛”现象的出现。为了打破这一壁垒,济南第三十四中学围绕《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跨学科概念,构建了融合型教学框架,通过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学,开展跨学科探究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 为何科学教育至关重要?揭开创新未来的秘密!

    为何科学教育至关重要?揭开创新未来的秘密!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正处于科技革命的浪潮中,科学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更为他们打开了探索和创新的大门。通过科学教育,学生们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面对未来挑战不可或缺的技能。   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动手实验、项目研究等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物理实验为例,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会遇到预想之外的结果,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更促使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从而深入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 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将认真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拔尖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使命定位,聚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 竞赛(创新创业类)中荣获佳绩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 竞赛(创新创业类)中荣获佳绩

      本站讯(通讯员王永梅)近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参赛团队表现优异,斩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和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效。   本届竞赛创新创业赛道吸引了全国高校7458支队伍参赛,竞争异常激烈。南繁学院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科研思路,在众多高水平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靶向水稻叶绿体的纹枯病菌效应子大规模筛选及功能解析》项目(指导老师:李帅 团队成员:马均懿、王鑫宇、程威)荣获全国二等奖;《财富和海拔解释中国海南居住区城市植物多样性的驱动格局》项目(指导老师:王华锋 团队成员:苏琳珂、程科)荣获全国三等奖。

  • 新时代教育康复事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京举办

    新时代教育康复事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京举办

      8月2日,以“融合创新:教育康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为主题的“新时代教育康复事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北京联合大学落下帷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陈丽、副秘书长单丛凯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教专家、学者、学校负责人、一线教师、教育康复科研人员、医疗机构专业人士、教育康复相关企业负责人等100多人出席会议。

  • 怀进鹏:把高等教育发展与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结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怀进鹏:把高等教育发展与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结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吴岩、王光彦。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发布会上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徐想 摄)

  • 创新“科学教育+”形式促进德育与美育深度融合——天津师大原创舞台剧《邓稼先》首演走进小学

    创新“科学教育+”形式促进德育与美育深度融合——天津师大原创舞台剧《邓稼先》首演走进小学

      在“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天津师范大学第十九届物理文化节开幕暨舞台剧《邓稼先》首场演出于近日在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礼堂进行。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以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邓稼先》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通过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   整部舞台剧共有七幕,以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视角展开,倒叙讲述她作为邓稼先一生的旁观者和亲历者所了解的邓稼先。通过赴美深造、毅然回国、接受任务、投身研发、患癌离世等场景,揭开我国核事业背后的动人故事,在讲述邓稼先特殊的职业身份之外,也展现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平凡”特质,以多维角度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科学家邓稼先形象。

  • 湖北:重构全省基础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等改革创新工作

    湖北:重构全省基础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等改革创新工作

      7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高水平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重组“投、补、贷、保”农业政策工具、重构基础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等改革创新工作。   会议强调,要遵循现代金融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充分发挥湖北交通区位、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和金融市场优势,准确把握“立足湖北、依托武汉、辐射中部、面向全国、链接海外”的目标定位,高水平、大力度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地面向海内外集聚金融机构、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大胆推进科技金融改革,持续优化科技金融生态,有效辐射带动更广区域创新发展。要立足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做培育”三大金融职能定位,着力重塑科技金融政策,积极开展科技金融改革试点,系统重构股权投资引导体系、债权融资增信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募资培育体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新教育科幻文学大赛在渝落幕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新教育科幻文学大赛在渝落幕

      近日,“中国创造·智启未来”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新教育科幻文学大赛颁奖活动暨第五届少儿科幻联盟学术交流大会在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举行。   经过严格评审,16部闪耀创意光芒的作品最终获奖。小学组一等奖得主赵晨宇(四川)、二等奖得主买博涵(陕西),中学组一等奖得主胡渝鑫(重庆)等人,现场分享创作心得与写作热情。   期间,科幻名家刘慈欣、王晋康通过视频连线,表明科幻文学在探索未知、激发创新与哲学思考中拥有着独特价值;尹超、萧星寒、何明翰等作家,围绕“科幻文学如何赋能基础教育创新”这一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作家宝树还带来《恐龙奇旅》主题报告,剖析科幻与教育结合的创新路径。

  • 上海交大发布多项AI重大科研成果 启动AI未来发展计划

    上海交大发布多项AI重大科研成果 启动AI未来发展计划

      中新网上海7月26日电 (许婧 陈晨 江倩倩)上海交通大学26日携手徐汇区人民政府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AI未来发展论坛:超级智能,无界共创”主题论坛。论坛上,上海交大发布了多项AI重大科研成果,包括科学基座大模型Innovator与科研智能体 SciMaster、端侧原生大模型等,集中展示了上海交大在AI底层技术突破方面的进展,以及AI在终端、医疗等领域大规模应用、赋能行业的巨大潜力。   科学基座大模型Innovator与科研智能体 SciMaster由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上海算法创新研究院和上海深势科技联合打造。这一架构创新的科学基座大模型,具备全球领先的科学多模态理解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能通过开源开放的科研平台,服务百万用户。此大模型可贯穿科学研究的“读算做”全链路,为医药、能源、材料等领域在微尺度研究领域提供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智能综合体。

  • ‹‹ 1 2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