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耕时代数千年,工业时代不到300年,而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却创造了空前的财富和知识? 当人工智能成为史上无所不能的“最强大脑”,超越人类的学习能力,甚至能为所欲为,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开展教育?如何教?怎么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如何适应? 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福建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改革暨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从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指出,教育是人类迄今最重大的发明。在今天的三元世界,原子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组成原理,0和1构筑起了数字世界,而电为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动能。这其中,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和思想、知识的载体,使得人类可以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科技和文明,从而战胜了其他一切物种,走到生物链的顶端。
-
-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内,近日启动总装的BEST装置施工正忙。参照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实现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实现了双向奔赴。”BEST装置建设主体单位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介绍。 在他看来,BEST装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应用场景,零部件数量以百万计。“我们早早布局产业链国产化能力,走通从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创新路径,在合肥及周边孵化多家核聚变相关企业,部分已经上市。”严建文说。
-
根据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大科学教育观,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立足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聚集的禀赋,结合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围绕全员科学素养提升、科学家潜质培养、协同育人统一战线和家国情怀培育四大目标,统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质、创新人才发现培育、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科学教育资源集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六大行动,结合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
“树木年轮的一圈就代表一年吗?”“水杯杯壁边缘处的水位为什么比中间略高?”……生活中的小问题蕴含着科学大道理。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关键时期。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2024年12月25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前瞻布局、科学谋划,以超常规举措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取得重要进展和关键突破,培养学生科技报国志向和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有效模式加快形成。
-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审奖励办法〉的通知》(常政办发〔2016〕171 号)和《关于组织开展第二届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常科协〔2020〕49号)精神,通过推荐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审议公示,现将第二届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受表彰的个人和单位珍惜荣誉、戒骄戒躁,进一步开拓创新,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为常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
2016年4月,走进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要求“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4年10月,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2016年,指出“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完全依赖国外是不可持续的”;2020年,道明“最重要的是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此次在安徽,强调“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盛夏七月,江苏省苏州市金鸡湖畔,国际精英创业周再次吸引国际精英、全球创客积极参与、激荡智慧,共同奏响科技创新与人才交流的交响曲。 作为苏州重点打造的招才引智品牌活动,国际精英创业周自2009年成功举办后从未间断,至今已举办17届,已把“人才”“科创”等关键词,镌刻进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历程。 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正式开幕。苏州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高质量项目落地、高水平成果转化”,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加快打造全球科创新高地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内含鲜明立场、严密逻辑、科学方法、复杂机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必须依靠科学的理论指引。只有做到“六个必须坚持”,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内在逻辑,才能找到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钥匙”。
- ‹‹ ‹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