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工智能应用 第3页
  • 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开幕

    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开幕

      7月28日,2025第七届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大会为期三天,以“智无界·慧共生”为主题,聚焦、数智化转型、工业AI、青年科学家等行业热点,通过主旨演讲、主题论坛、展览展示、新品发布、供需对接等环节,为行业交流、技术突破、创新合作搭建桥梁,共绘AI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图景。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链接世界、赋能产业的创新AI名片,智博会在科技部、工信部、省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吸引超1000家参展企业和团队、1000余位行业精英参会,展示AI产品及解决方案超过5000项。大会以产业交流和技术成果展示为核心,成为链接全球科创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战略落地的重要平台。

  • 成都:发布首批83个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试点项目

    成都:发布首批83个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试点项目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葛仁鑫)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印发《成都市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基础教育领域以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抓手,推进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其中提出,2025—2027年,成都每年将培育建设并推广80个左右的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近日,首批83个“成都市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试点项目出炉。   试点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德育”“人工智能+教学”“人工智能+学校治理”等8个领域,横向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领域,纵向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均以教育教学的难点痛点、现实矛盾为出发点,注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用起来”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同时还具有突出实景落地、深化技术融合、注重多学科协同等特点。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发挥辅助审查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发挥辅助审查作用

      南都讯 记者黄莉玲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强智能化技术运用。7月17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了在推进智能审查、智能检索方面的进展和成效。   胡文辉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动把握发展机遇,发挥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不断探索运用新技术来提升专利审查的智能化水平,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审查服务。

  • 哈萨克斯坦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和政府数字化转型

    哈萨克斯坦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和政府数字化转型

      中新社阿斯塔纳7月18日电 (记者 单璐)哈萨克斯坦首台超级计算机于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哈萨克斯坦总理别克捷诺夫当地时间18日主持召开数字化委员会会议,提出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哈国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家机关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据哈总理府网站消息,会议听取了哈萨克斯坦数字发展、创新和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马季耶夫的汇报。马季耶夫介绍,国家超算中心已完成改造,用于运行超级计算机。为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发展环境,相关部门批准了《2024—2029年人工智能发展构想》,并起草了《人工智能法》草案。同时,为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相关部门还推出了“企业人工智能培训计划”(AI Corporate)、“数字青少年教育中心”(TUMO Center)和“人工智能人才计划”(AI People)等专项培训项目。

  • 广东省“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发布!深圳30个案例上榜

    广东省“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发布!深圳30个案例上榜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第一批)的通知》,第一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共 289个,其中,深圳有30个案例上榜。   据了解,289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涵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医学教学等四个领域的12个方面、44个应用场景。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30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入选,这将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

  • 北京市怀柔区实现人工智能健康检测仪器规模化应用

    北京市怀柔区实现人工智能健康检测仪器规模化应用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记者从怀柔区获悉,近日,该区12家医疗机构完成23台多模态智能检测仪和AI智能检测仪投放,在北京市首次实现人工智能健康检测仪器规模化应用,市民可免费体验。   在怀柔医院体检中心,“玄黄识仪”多模态智能检测仪前,不少市民在排队体验。一位体验者双手握住传感手柄,脸部贴近扫描仪支架,回答机器提出的问题后,不到两分钟,一份详细的健康评估报告便自动生成。“我来医院体检,看到这个设备挺新奇,就尝试了一下,测试结果在膳食、运动、养生等方面给我提了不少建议,都挺有帮助的!”市民表示。

  • 宜昌西陵举办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会 为数字经济企业引渠蓄水

    宜昌西陵举办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会 为数字经济企业引渠蓄水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严晓冬、何志根)7月11日,宜昌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联盟2025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西陵区召开。   本次大会以“AI在宜昌 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学界权威、企业精英,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数字经济发展展开深度探讨,为赋能宜昌数字经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大会期间,三峡大学、湖北移动长江研究院、湖北电信、湖北联通、北京智谱5位专家围绕“AI赋能数字经济业态,打造城区发展新范式”,分别从宜昌“三算”融通建设、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AI场景落地与城市“智”理等角度分享深刻洞见,为数字经济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 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及治理

    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及治理

      习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基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其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伦理、责任、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挑战。如何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意义重大。   习强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通过技术手段重塑教育生态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289个案例入围!广东公布首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名单

    289个案例入围!广东公布首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名单

      记者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处获悉,经过单位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的方式,近日遴选了第一批入围的“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并对名单予以公布。首批应用场景案例入围数共289个,涵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医学教学等四个领域,展现了44个“AI+医疗卫生”的应用场景。   当下,广东“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的发展正在提速。今年6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工信、科技、发展改革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加快“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力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发展。一批人工智能产品的成果正在得到转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研发的脑转移瘤MR图像辅助检测软件,已经推广至全国500多家医院使用。省人民医院研发了ROP智能诊断与自动图文报告系统,已在全国26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服务人群超5万人次。随着首批应用场景案例名单出炉,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领域的落地。

  •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六大场景与典型案例分析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六大场景与典型案例分析

      多知7月13日消息,北京师范大学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下称“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的代表性成果:《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与《典型案例集》。   2024年4月起,北京市教委启动了中小学校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工作,并委托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以下简称“市数字教育中心”)承担试点学校的实践指导、案例遴选和成果提炼工作,用以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实践路径、培育一批创新标杆场景。

  • ‹‹ 1 2 3 4 5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