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广东省顺德,2016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颁奖会现场的热闹场面。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原春琳/摄 1月7日,广东省顺德,2016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颁奖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等嘉宾向校长赠书。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把“坚持中国道路”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提出来。“坚持中国道路”这一历史经验,是中国百年奋斗中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探索的基本结论。对中国道路的内在规定和本质特征的全面概括,特别是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遵循等问题的全面概括和把握,是探索、认识、运用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结晶。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阐释中就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这是习对中国百年历史前后相续、不断进取的道路开创和发展做出的精辟阐释。
-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定于2014年3月7日(星期五)上午10:30,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二层多功能厅邀请4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李东东(女):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现在开始。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如何发挥优势、开展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良性发展,这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今天,我们邀请了四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回答记者提问。
-
5月4日,BBC公布了一段罕见的短视频,拍摄的是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内景,掀开了这所神秘又著名的高校厚厚面纱的一角。 在视频的一开始,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学生们正在合唱一首极具感染力的歌曲,名为《让我们完成伟大领袖之梦歌颂祖国》(Lets glorify our country as the General intended)。 该学生用生疏的英文努力地回答说:“外界国家拥有比我们强大的核武器,包括美国和韩国。他们想杀掉我们。我们必须保护自己,所以我们需要核武器。”话未说完,学校方面便阻止BBC继续采访。
-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研讨会暨东盟国家科学教师培训开班仪式于7月26日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成功举行。活动聚焦教师专业发展与国际合作,共话中国-东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应邀参与了东盟国家科学教师培训活动。 7月28日,东盟国家科学教师共50余人汇聚贵州省教师发展中心,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湾区教育研究院应邀参与本场教学活动。
-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扭转这种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我国将用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 所谓“绿色评价”,包括《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所提出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目的是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国中小学教育将进入“绿色GDP”时代。
-
当前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自2014年起,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市率先发起的中国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力争使一部分中国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大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特别是适合中国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科技高速发展、中国快速崛起的今天,“我们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问题更值得思考。作者为此走访了清华大学王希勤教授,请他谈谈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看法。 鲁白:王教授,您在多年前担任清华电子系系主任的时候,对高等电子工程教育的教学体制改革,进行了多年的思考、探索和实践。那您认为中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清华北大这类中国顶尖大学,需要改革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
周恒祖籍福建浦城,1929年11月出生于上海。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周恒的父亲曾任中学教员,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每迁到一个新地方,父亲都力求为我们找好的学校,这对我和两个姐姐的一生都有深远影响。”回忆往昔,周恒如曾是说。 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刚读完高二的周恒,在自学了一部分高三课程后,到上海试着投考大学,没学过物理,他就在考试中学习,经历了三次失败后,同时考取了同济大学和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最终,他选择了北洋大学。
-
有着多年执教经验的南开大学教授苏宜最初有点不敢相信,一门关于遥远太空的课程,会有这样切近的作用。 一名学生给苏老师写信说,听了您的“天文学概论”,我看到了浩瀚的宇宙,心胸一下子开阔了——该生因此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阴影。 听说此事后,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数学学院教授顾沛感慨地说,科学课程不仅培养人的科学观,而且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也影响颇深。 近年来,大学生科学素养欠缺的问题一直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社会上关于在高校开设科学课的呼声也不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科学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
-
“随着全市出生人口下降、城镇人口增加,近年来,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需不平衡、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全市教师资源富余与缺失现象并存等问题凸显。”如何适应人口变化,科学布局规划义务教育资源?河南省濮阳市政协将“全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及空间布局调整”作为常委会会议重点协商议题,推动当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前期,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牵头,邀请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课题调研组,历时3个多月,到市直、县区有关单位和学校深入调查,并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做法。通过多次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调研组摸清了当前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 ‹‹ 1 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