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加持青岛成立新医院集团
7月31日,城阳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区基本医疗领域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城阳区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共同组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集团”。
这是继2023年青岛市人民医院集团成立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青成立的又一医院集团。在已有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新医院集团的成立,显然也承载了青岛北部医疗资源整合的更多期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青岛的深度合作始于2021年,彼时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城阳区政府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签署三方协议,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城阳院区整体委托北大人民医院管理运营。
不到两个月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正式开业。该项目从规划之初便确立了高起点,一期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二期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700张,计划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2022年10月,该项目以全省首位的名次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清单。为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青岛医院展开诸多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双院区运营。
简单来说,就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和城阳区人民医院共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在机制上突破传统医疗机构的体制壁垒,统筹规划和协调两个院区医疗设备、药品、人才等各方面的资源。
一般而言,隶属不同医疗机构的医院集团整合,最先需要解决的便是机制与管理上的磨合,但双院区运营的探索无疑将极大缩短这一过程,为后续医院集团的统一管理奠定基础。
推动医院集团化是当前国家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2023年11月,第二届中国红岛医学高峰论坛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三家医院联合组建青岛市人民医院集团。
集团化运作有望解决单个医院发展中的资源分散问题,通过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可以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早先,青岛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突出,三级医院中有54%集中在市南、市北两个区,每千人口床位数和执业医师数是新建城区、郊区的3至5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的落地,为城阳区引进了顶尖医疗资源,而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先后成立的两家医院集团,则将进一步加快青岛北岸城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等困境。
但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老百姓就医习惯的调整,总归还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党委书记邢泉生在2024年青岛两会期间曾直言不讳:“目前周围环境规划、交通规划及道路建设等配套尚不完备,难以满足居民看病就医的需求。”
其中,公共交通配套滞后,老百姓就医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现实难题;而医院周边缺乏大型超市、酒店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也难以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患者就医体验。
为此,集团通过构建“国家-市-区县-街道-村”五级医共体联动体系,把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城阳区内所有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室,分级诊疗目标逐步落地,逐步畅通百姓家门口看“北大名医”的通道。
2025年5月以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加速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向周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骨干专家常态化坐诊。截至7月底,每周派驻不同专业专家深入城阳区各街道社区坐诊近百人次。
在棘洪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岁的万大爷成为“联合病房”模式的受益者。身患15种慢病的他,病情加重时可顺畅转入青岛医院,稳定后又转回街道休养,且依然能定期获得专家诊疗。
而就医院本身而言,其硬件设施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新闻发布会召开当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一二期衔接项目招标计划同步发布,项目总改造面积4610平方米,估算投资3557万元,主要对急诊区域、病理科等关键区域进行升级改造。
相较于单个医院,医院集团化显然被赋予了推动城市医疗领域发展的更多期待,不仅服务要覆盖范围广、响应速度快,更要切实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真正将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