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舰队封堵想困死中国海军美专家:会让美军全军覆没?
最近,美国军事论坛上又有人冒出奇思妙想,几个键盘战略家叫嚣着用核潜艇封锁中国港口,用水面舰艇切断中国海上生命线。
这种想法在美国专家布伦南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他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开炮,说这些人对中国军事实力和美国自身能力的认知浅薄得可怕,还在做着过时的炮舰外交美梦。
美国海军现在的情况可不容乐观,27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已经退役到只剩9艘还在服役,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第一批次也即将迎来退役潮,更要命的是,美国造船业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今年3月,特朗普亲口承认:我们太、太、太落后了,不得不签署行政命令重振造船业,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就拿星座级护卫舰来说,都开工3年了,完工率还不到50%,这效率真是让人着急。
而中国在军舰建造领域,早已开始形成压倒性优势,2014到2023年下水舰艇157艘,反观美国那边却只有67艘,美国军事专家还爆出一个数据,美国的海军舰艇平均交付基本都会延迟1到3年,核动力潜艇建造周期从6年延长到9年,航母建造周期更是达到11年,2025年海军造船计划年均成本预估达401亿美元,远超往年预算。
的反制能力今非昔比,早在今年2月份时,香港《南华早报》就披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突破性反潜探测方法,可以利用尾流产生的磁场来探测最安静的水下潜艇,那这就意味着,美军核潜艇的绝对隐身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简氏防务周刊》今年8月的数据更是让人震撼:过去一年,核潜艇在西太平洋现身的频率,已经高于日本海上自卫队全部水下力量的出动总和,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2024年底中国现役核潜艇数量已达19艘,战略型和攻击型兼具。
日本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反潜网已经不再了如指掌。一开始的时候,日本几乎掌控了中国核潜艇的全部动向,甚至还戏谑称中国的核潜艇为水下锣鼓队。
可现在的情况早已与当年不同了,在2025年上半年时,日美澳三国联合演习中,反潜编队丢失目标的时间高达18小时,这成了媒体热议的焦点。
同样,中国的地理优势也不容小觑,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巴士海峡等咽喉要道,温盐跃层复杂,声速梯度不一,常规声纳极易出现盲区。中国潜艇善于利用层间机动,在水下复杂环境中消失于声纳网之外。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今年初发表的监测报告承认,中国093B/094型核潜艇突破传统监听阵列的概率大幅提升,反潜专家承认难以持续锁定。
如果说核潜艇封锁还有点技术含量的话,那水面舰艇封锁就更是天方夜谭了,要知道,中国拥有世界最繁忙的港口群和海运网络,每天进出中国沿海及附近主要航道的商船数量,轻松超过成千上万次。
按照海上封锁作战理论,要维持有效封锁,需要数百艘具备持续作战能力的专业舰艇进行高强度作业,而美军适合执行这类任务的次级水面舰艇严重不足。
佩里级护卫舰在2015年已全部退役,接替它的濒海战斗舰因设计定位模糊、可靠性低下,实际可用数量还不足20艘,就这点家底,还想封锁中国?简直是杯水车薪。
更别说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覆盖范围可达数千公里纵深,战时美舰在中国近海部署拦截商船,将24小时暴露在陆基弹道导弹、海空航空兵以及日益壮大的水面/水下舰队的联合打击半径之内,别说拦截商船了,自保都是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今年还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压,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所有由中国建造并归中方所有的船舶征收停靠费,相关收费措施将在180天后正式实施,专业机构估计,一艘中国制造的船舶每次在美国港口停靠的费用,最终可能累计达到350万美元。
这一提案一出,当场遭到300多个贸易团体和利益相关方的强烈反对,美国航运巨头根科船务贸易的CEO沃本史密斯坦言,公司旗下没有在美国制造的船舶,但拥有大量在中国制造的船只,如果毒计落实,公司准备将成本转嫁给美国贸易商,或选择将船舶停靠在其他地方,世界航运理事会的数据显示,停靠费一旦实施,将很快覆盖全球约98%的船队。
现在美国资本还在全球争夺港口控制权,2025年3月,美国金融巨头贝莱德计划以228亿美元,收购李嘉诚旗下和记港口在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80%股权,同时,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还准备竞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该港目前由中国岚桥集团所有。
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怀廷今年6月,还炒作中国在太空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惊人,声称对美国构成战略威胁,他透露,美国已在澳大利亚建成深空先进雷达能力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操作测试。
但这些措施能改变海上力量对比的根本态势吗?答案是否定的。日本自卫队今年宣布追加投资1.2万亿日元用于升级反潜装备,筹建新型无人反潜平台,尝试AI智能声纳分析,美军也继续强化联合监控体系,部署更多核潜艇在西太巡航,推动水下信息共享计划。
可是,技术发展是双向的,随着新一代潜艇技术、AI声纳分析、声学隐身材料的推广,水下对抗更依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中国海军已经通过技术创新、体系重塑和实战演练,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突防的历史跨越。
海上封锁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在现代海战条件下,想靠几艘潜艇或军舰就困死中国,这想法实在太天真了。
中国的海上力量发展迅速,反制手段日益完善,美军自身还面临造船业衰落、舰艇老化等问题。与其做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多想想如何通过对话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