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游客深夜滞留张家界景区管理缺位不能让游客买单!丨记者观察舆情热点分析报告

新闻热点 27
  5月2日,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反映称,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出现景区拥堵问题,天梯排队三小时拍摄不到两分钟,晚上排队七八个小时才下山,上千名游客深夜滞留山上大喊退票。   2025年5月2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客流激增,当晚19:20至20:30返城车流高峰时段,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南门至武陵源城区的部分路段出现拥堵,车辆通行受阻,导致接驳的城景客运专线车辆通行效率降低,部分游客在景区南门外栖凤岗亭候车处滞留。情况发生后,我区立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并增加接驳车辆,21:53游客全部接送完毕。

  5月2日,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反映称,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出现景区拥堵问题,天梯排队三小时拍摄不到两分钟,晚上排队七八个小时才下山,上千名游客深夜滞留山上大喊退票。

  2025年5月2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客流激增,当晚19:20至20:30返城车流高峰时段,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南门至武陵源城区的部分路段出现拥堵,车辆通行受阻,导致接驳的城景客运专线车辆通行效率降低,部分游客在景区南门外栖凤岗亭候车处滞留。情况发生后,我区立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并增加接驳车辆,21:53游客全部接送完毕。

  为做好“五一”假日旅游接待工作,我区采取了涉旅岗位工作人员全员上岗、提早开放景区、延长服务时间、分时分站预约等措施,但仍然存在游客乘坐电梯、缆车、环保车排队时间较长等现象。这反映出我区在旅游高峰时段的综合管理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对所有受影响的游客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将深刻汲取教训,科学实施景区限流、优化分时分站预约、强化交通疏导和运力保障等措施,切实提升旅游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2025年3月20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称,湖南张家界天子山景区数千名游客滞留,无法顺畅下山。

  3月21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文化旅游和商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此前已有人致电询问此事,他们会去调查了解情况,此事也可咨询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

  天子山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要有两个原因导致游客滞留,一是当天景区正在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因此关闭了索道。另外,当天有两个大旅游团到景区游玩,两个团加起来接近2000人,加上其他游客,总共约有3500人滞留。为此,他们增派了大巴车,当天总共有近70辆大巴去接送游客,“确实有滞留的情况,不过当天游客都顺利下山了。”

  2023年1月24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逾6万,接待人数创单日新高。但有游客在网上反映,景区未控制人流量,导致成千上万名游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

  “春节旅游人多可以理解,但像这样,明显就是景区没有控制人流量,导致成千上万名游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2023年1月24日20时30分许,一名游客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并将地点定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话题设置为“张家界百龙天梯”。视频中,现场有不少游客,吵闹声不断。该游客称,因各种不放行和推搡,其“好几次被挤得呼吸困难”。该游客质疑,上山的大巴送完人空着就走,丝毫不管滞留在山上的游客。

  2023年1月25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回应称,该景区游客入园实行预约制,大年初三的游客量确实比前几天都多,游客人数达到6万多人,景点排队的时间也比较长。工作人员表示,其实下山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选择,除了乘坐百龙天梯,游客也可以坐索道或者步行下山。景区也安排了工作人员对百龙天梯景点排队下山的游客进行分流,引导部分游客坐索道下山。

  五一假期,重渡沟景区迎来客流高峰,部分游客反映出现拥堵情况,景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推出重磅补偿措施,为所有5月1日-3日入园游客免费升级VIP年卡,两年内无限次畅游。

  5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清远黄腾峡生态旅游区漂流项目现场出现“混乱场面”,很多人排长队也没能玩上漂流。

  5月3日,“黄腾峡漂流官方账号”发布《关于清远黄腾峡景区漂流时间调增》的通知,景区对于未能在当天下午5点前完成漂流的游客制定了补偿方案,全额办理退票,同时可选择领取一份全年有效全通套票。另一方面,景区表示将建立严格的流量管控机制,当每日的漂流预订票超过12000人时将立即停止售票。

  “九寨沟不愧是景区的天花板,景色、环保、服务、运力没的说”“两三分钟一班车,完全不挤,连拍照都不用抢角度”这是“五一”假期,游客对“九寨之行”的线万人,刷新纪录却不拥堵”的神奇景象引发了众多网友共鸣,“九寨沟的调度能力太强了”的话题也随之冲上热搜。

  从“五一”九寨沟的表现来看,不仅赢在风景上,更赢在细节与管理上。动态监测、智能分流,一套行云流水的调度体系,精细化“贴身”服务安排,打破了人们对假期出游的刻板印象。

  相关部门对于滞留事件的归因与责任一笔带过,对于后续如何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也未做出进一步的整改承诺。网友真正想看到的,是对这上千名游客具体的补偿方案,以及景区接下来“提升旅游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解决问题不应停留在一句口号上面,景区的管理缺位更不能叫广大游客来“买单”。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