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段抄袭回应“审核把关不严”为何不能平息舆论丨记者观察舆情热点分析报告

新闻热点 24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个别段落有抄袭嫌疑,其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和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   地图测量显示,广西平乐县和湖南安化县两地相距400余公里。而上述两县的水文文字,除两个县的名字不同外,其他部分一模一样,而平乐县并无文中提到的平口镇、小淹等乡镇。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个别段落有抄袭嫌疑,其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和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

  地图测量显示,广西平乐县和湖南安化县两地相距400余公里。而上述两县的水文文字,除两个县的名字不同外,其他部分一模一样,而平乐县并无文中提到的平口镇、小淹等乡镇。

  根据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是由林业局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完成,而有关水文的部分系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可能是作为参考,没有修改。如果错了肯定要改,第三方公司做得太粗心了,我们抓紧联系公司来改。”言下之意,抄袭乃系第三公司的责任。但问题是,作为“甲方”的相关部门,对于第三方合作公司交出的这个“照搬”出来的规划,又是如何验收的?更进一步言之,第三方公司如此敷衍了事,真的是“太粗心”了吗?这样的第三方公司是否具备编制规划的专业资质,这种合作本身又是否存在猫腻,都不由得让人打上一个问号。

  目前,关于抄袭一事,当地县纪委已经介入。不过,这件事需要调查的或不仅是抄袭这一细节,这份规划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其他环节是否合乎规划编制的规范,比如相关数据来源、部署依据到底有无经过科学调研,都该一五一十查清楚,并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广西桂林平乐县这份《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中有关平乐县水文的介绍,竟然与远在400余公里的湖南益阳安化县的水文撞车,连“平口镇”“小淹镇”等地名都从湖南益阳安化县搬到了广西桂林平乐县,堂堂县政府发布的文件竟然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真不能只当笑话看。

  森林防火事关全县生态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原文抄袭外地现成文件闹出笑话,从一个侧面说明平乐县有关部门在出台文件时,看似层层把关,实质层层失守,承接任务的第三方复制粘贴外地文件,负责审核把关的有关领导敷衍了事,这才让这份错误百出的文件流向社会,给平乐县政府公信力造成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这也说明平乐县现有的公文审核制度形同虚设,有关领导尸位素餐,未能按规定履职尽职,没有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字斟句酌,严格把关,即便是标点符号都不能随便乱用。

  平乐县政府森林防火规划照搬湖南安化县水文描述的事实,揭开了公文写作领域“抄袭”现象的冰山一角。当一个个异乡地名赫然出现在行政文书中,人们恍然发现:一些公职人员的笔下,不仅有文字的复制粘贴,更涌动着的暗流。事后承认错误并及时修改相关文字、段落自是必须,矫治“抄袭”背后的作风之弊则更为迫切。

  首先,在数字化办公时代,部分公职人员把公文写作视为文字游戏,将网络素材当作万能模板。从精准扶贫报告套用工业振兴方案,到生态保护条例复制邻省规划,“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暴露出部分公职人员公文写作中的慵懒与惰性,更折射出调研的缺位与思考的缺席。

  其次,责任链条的断裂也令人深思。此次涉事的第三方公司,将异地水文数据简单替换地名便草草交差,反映出服务外包中的监管缺位:承接方为赶工期放弃专业操守,委托方以“外包”之名疏于监管。当敷衍塞责巧遇审核失守,这种合作关系下生产出的公文质量可想而知。

  并非一般性普通文稿,一定程度上还体现着政府形象与公信力。文件抄袭不应被简单看作是文风问题,其背后的作风弊端和责任缺失值得深度反思。

  广西桂林平乐县中赫然出现湖南安化县的水文数据,甚至包括“平口镇”等地名都复制粘贴、连标点符号都懒得修改的闹剧,暴露出的是基层治理中根深蒂固的顽疾,将公文视作应付考核的“填空题”。

  如此荒诞的抄袭背后,更令人无语的是,当地以“第三方公司粗心”为由推诿责任,却对自身审核机制形同虚设避而不谈——从林业局到县政府,层层签字却无人“睁眼”,这种“闭眼盖章”式的工作作风,本质上是懒政思维作祟。

  政府公文不是儿戏,而是基层执政管理的文书依据,其权威性、严谨性不容轻视。平乐县政府拼凑抄袭文书的行为,损害的不仅仅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若想真正从源头上破除,更需从考核机制上严格管理,让每一份文件都经得起事实和人民的检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