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10月2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10月28日接受64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4.31亿元、实现毛利率约14.40%,同比分别微增约0.75%、1%;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9972万,同比下降约-25.32%。从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情况来看,工业机器人业务板块延续标准化策略,持续布局产品及技术的标准化应用,同期相比毛利率略有提升;物流与仓储自动化业务板块以本单元业务为支撑,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作用,围绕海外客户的本土化需求,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营收与毛利均实现提升;随着公司不断斩获当地及外阜智能交通市场新业务,公司交通自动化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优势未来将逐渐凸显;公司半导体装备业务前三季度表现亮眼,产业化应用初具规模,推动该业务板块营收与毛利 的快速增长。未来半导体行业外部环境导致的国产替代机会仍会持续,公司研发的不断推进以及成果的转化保障了此业务板块未来成长的可持续性。
-
-
政务咨询AI机器人提供全天候智能咨询,一体化业务系统优化医疗服务体验,智慧城管系统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最近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这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明确了方向。 推进城市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建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提升城市运转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促进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共享,还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
-
8月18日,南都记者从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方面获悉,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大会”)将于8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会以“模驱具身·智启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已吸引超过1000家企业报名参展。其中包括腾讯、华为、优必选、云天励飞、商汤科技等企业将现场展示其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此外,比亚迪将携旗下方程豹、腾势品牌旗舰车型参展,百度也将集中展示其开源的文心4.5系列模型。
-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这表明,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被视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为什么是“人工智能+”?因为它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断进化,能提升效率、催化创新、重构资源,创造新的产业形态,且具有普惠性,这些特点是一般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有强大的渗透性和融合性,通过数据处理、自主学习与场景适配的深度融合,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造升级,同时催生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人工智能正重塑国际竞争格局,我国将其置于战略核心,就是要抓住机遇,抢占先机。
-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未来智慧生活时代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全方位重塑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社会运行规则,引领我们步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时代。 智能家居不再是简单的设备联网,而是构建起一个能主动感知、深度理解用户需求的智慧生态系统。清晨,智能窗帘会根据日出时间和用户睡眠数据自动调节开合角度,让自然光轻柔唤醒主人;智能音箱不仅能播放定制化的新闻资讯和音乐,还能根据用户的日程安排提醒重要事项。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底蕴深厚的创新文化孕育出灿烂不朽的创造史,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创新基因融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纵观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态势,正是在贯穿于产学研各界、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创新理念引导下,经济社会发展承压向上,展现出强劲韧性。人工智能、数据产业生机勃勃,经济增长、就业创造、民生保障向“新”而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创新驱动实体经济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持续向纵深推进。在创新理念指引下,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制造业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连续增长。医药、种业领域借助AI手段实现新药筛选、良种选育成功率呈几何级倍增。物流企业加速推进AI大模型在采购供应链领域深度场景化应用。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典型代表的算力设施,通过持续优化布局,确保算力集约集聚效应发挥。
-
2025年,人工智能(AI)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度革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战略的推动下,行业正步入一个以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重塑为核心的新时代。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AI在推动制造、医疗、金融、文旅等多个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展现出强大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近年来,伴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的不断优化,AI系统的智能水平显著提升。据2025年行业报告显示,全球大模型市场规模已突破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30%以上。中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投入了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推动多项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为产业生态的构建提供坚实支撑。深度学习算法的持续优化,使得AI模型在理解和生成能力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例如,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模态大模型在图像、语音和文本的融合处理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显著提升了场景适应性和泛化能力。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在学术界引发关注,更在企业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以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科技巨头为代表的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芯片、平台和应用解决方案。华为的昇腾系列AI芯片已在边缘计算和智能制造中广泛部署,助力企业实现“AI赋能”的产业升级。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表现卓越,已成为智能客服、内容生成等多个场景的核心引擎。阿里巴巴则通过其云计算平台,构建了全场景AI生态体系,助推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AI技术的产业化推动了整个产业生态的深度重构。传统制造业正逐步由“智能工厂”取代,以柔性化、定制化为特征的生产方式逐渐普及。以海尔合肥冰箱互联工厂为例,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生成式AI和机器学习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一键调参,极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此类创新带动了供应链的智能化转型,利用大数据预测市场需求,动态调节库存,减少资源浪费。行业专家指出,未来产业链将呈现“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趋势,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在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AI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深度学习模型在风险评估、疾病诊断、自动驾驶等场景中表现出优异性能,为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特别是在智慧医疗领域,基于AI的诊断系统已实现辅助医生的精准诊疗,显著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同时,AI的普及也带来了新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偏见、安全风险等问题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对此,国家层面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和监管措施,推动技术的安全可控发展。未来,随着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AI的场景适应性和智能水平将迎来更大突破,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智能、包容和创造性的未来。专业人士普遍认为,AI技术革新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驱动力,持续的创新和产业生态的优化,将推动我国在全球科技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建议行业企业应加快布局基础技术研发,深度挖掘垂直场景需求,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闭环,才能在未来的AI竞赛中稳占先机。随着技术不断演进,人工智能的深度革新不仅将在产业层面引发变革,更将深刻影响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的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 ‹‹ ‹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