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中国AI教育进入应用探索时期。近两年,随着领先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领域的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落地应用,AI技术红利期到来,我国AI教育的市场规模大幅度增长。据Frost 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AI教育市场规模达1034亿元。
-
-
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方向可以大致分为两种:1)以AI技术赋能的如无人卡车、AMR、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客服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代替部分人工; 2)通过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运筹优化等技术或算法驱动的如车队管理系统、仓储现场管理、设备调度系统、订单分配系统等软件系统提高人工效率。 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物流市场规模为15.9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97.3亿元。人工智能+物流市场主要以仓储和运输为主,合计比重达81.2%。
-
近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各国大咖云端论道,人工智能的当下作用与未来前景愈发清晰。 在全球协力抗疫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和重任,在疫苗药物研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大显身手。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凝聚全球智慧、助力全球经济复苏的力量更加凸显。
-
按照大脑指令可做出灵活动作的智能仿生手,帮助肢体缺失患者重建手部运动功能;会学习的农田打药机器人能在雨雪、低能见度等恶劣条件下自动驾驶作业;宠物型机器人可以陪伴老人和小孩,有温度地进行情感交流…… 正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上,形形的人工智能概念和产品吸引众多目光,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话题展开探讨,描绘未来发展图景。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杭州市政府主办的此次大会,吸引了国内外近300位业内专家和70余家企业参会。穿梭在大会展区内,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可感可触,生产、医疗、教育等越来越多领域都能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
-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职业版图。从技术研发到行业应用,从传统产业改造到新兴领域开拓,AI不仅创造了大量新职业,更在深刻改变着就业市场的结构与形态。未来职场在AI的赋能下,既充满无限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AI技术的产业化催生出一系列新兴职业,形成“技术应用-知识传播-社会治理”的完整生态链。例如,AI技能培训师成为企业内部的“技术布道者”,负责将复杂的AI概念转化为业务人员可理解的实践指南。字节跳动等企业将AI培训纳入全员必修课,单季度投入超2亿元,推动员工掌握生成式AI工具的应用,提升工作效率30%—50%。
-
在2025年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从实验室走向现实,成为重塑人类出行方式的核心驱动力。从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到智慧交通系统的全面覆盖,从个性化旅行规划到绿色低碳出行的实现,AI正以“数据+算法+算力”的融合模式,推动出行领域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域协同,构建起“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自动驾驶技术是AI在出行领域最直观的突破。以特斯拉Autopilot、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为代表,L4级自动驾驶已进入规模化试点阶段。例如,上海发放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覆盖智能出租与货运两大业态,首批20辆L4级自动驾驶车辆投入运营,通过“主驾无人”模式实现毫秒级安全接管。自动驾驶不仅提升了行车安全性,还通过优化路线规划减少通勤时间,使城市交通效率提升30%以上。
-
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9月3日)调研生物医药产业时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把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加速在前沿领域和新赛道布局,以 下午,龚正一行来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进企业展厅及核磁共振设备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在医学影像与放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等领域的探索。在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龚正察看企业研发介植入医疗器械的最新成果,并走进自动化设备加工中心,了解企业自研模具、设备开发情况。龚正说,高端正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快速迭代发展,上海欢迎好项目落地,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并肩作战,推动前沿算法与高端硬件深度融合,打造“上海智造”标杆产品,用优质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