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教学网
  • 青海西宁城西区积极探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教学

    青海西宁城西区积极探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教学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搭建多元平台,将“让好奇心成为动力 让探究成为习惯”作为科学教育工作核心,通过营造科学教育氛围、打造科学教育新样态、强化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优化科学教育实施路径等方式,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是提升装备质量,营造科学教育氛围。优化科学教育硬件,按一类标准配备15间科学实验室,因地制宜建设创客室、种植基地、机器人教室等13个素质拓展室,同时,打造以“开放式体验中心”为主体的科普环境,建设科普长廊、少年科学院等,充分发挥2所“西宁市基层科技馆”和1个“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优势,开展多项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让学生零距离“触摸”科学,在浸润式科学环境中积极探索实践。

  • 全方位建设科学育人环境培育科学态度与习惯

    全方位建设科学育人环境培育科学态度与习惯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区,海淀一直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早在2000年国家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就着手研发小学综合性科学教育课程,明确规定小学全学段每周不少于2节科学课。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鼓励学校把每周的2节科学课联排,以解决探究实践时间不充分的问题。在海淀区委、区教委的正确领导下,20几年来,海淀的科学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科学课程成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科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浓厚,科学学习态度表现积极。我们从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和教学方式变革五个方面,总结海淀区全方位建设科学育人环境,培育科学态度与习惯的做法和经验。

  • ‹‹ 1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