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额达到10253.3亿元,占同期全部服务出口额的比重达51.31%。伴随可数字化交易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避免技术鸿沟造成贸易不平衡性加剧成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一大讨论焦点。 “近年来全球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拓展了贸易边界,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9月11日在2025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上指出,201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以6.7%的年均增长保持快速发展,2024年服务贸易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可数字化交易服务,即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达到2327.1亿美元,占比超过50%。
- 
		
		
- 
		
		9月10日至13日,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共设1场开幕主论坛、40多场开放见解论坛、全球主题日、10多场创新者舞台、近万平米科技展览、5000平米科技集市、1场科技智能创新大赛和1场科技人才招聘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1日上午最重磅的开幕主论坛上,嘉宾们不约而同地围绕AI这一时代关键词给出各自的思考。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之父”理查德·萨顿(Richard Sutton)预言,人类正进入新的“经验时代(the Era of Experience)”,而且人工智能的替代不可避免。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从“开源”的潮流引申得出,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往前走的必需环节。 
- 
		
		听从指令倒水斟茶、自主完成搬运焊接、随时实现互动陪聊……在9月8日落幕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应用于各类场景的机器人各显神通。它们以灵活的身手和精准的操作,一经亮相,就受到全场瞩目。 会场内外,各类机器人正经历一场从单一机械到多元协同、从执行工具到智能伙伴的深刻转型。随着人工智能、多模态传感技术与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已经走出实验室,在家庭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从初创企业到科技巨头,从研究机构到产业资本,各方力量纷纷加码布局,力争在这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我国机器人行业正加快迭代进化,打开一个新的万亿市场新赛道。 
- 
		
		新华社赫尔辛基9月8日电(记者朱昊晨徐谦)芬兰图尔库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人工智能(AI)不仅能识别图片和视频中的人物和场景,还能像人类一样解读其中的复杂社交特征。AI的这一能力有望帮助科学家更高效地进行脑科学实验,并在医疗、安保和市场分析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 图尔库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能迅速根据他人的表情、动作和互动来判断情绪与意图。近年来,AI模型不断进步,能够描述图像和视频内容,但是否能准确把握复杂的社交信息并不清楚。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