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医保数据经脱敏处理后,将在全封闭的可信空间,供决赛团队进行模拟实操。”在8月1日国家医保局召开的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除了医保系统内数据,上海市还将提供部分透明脱敏公共基础数据,研发团队在大赛可信数据空间将获得高质量、高水平、丰富的跨行业融合数据。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保领域的应用,推动基金监管从“人海战术”向“智能精准”转变。医保智能监管系统的建设,正在助力基金监管的关口前移。例如,“异常住院”“医保药品倒卖”“重点药品监测”等大数据分析模型能够精准锁定违法违规行为;医保、卫健、药监等部门共享定点医药机构违规人员的“驾照式记分”,形成了监管合力……
-
-
8月6日,中国平安在深圳举办“平安大讲堂·科技赋能风险减量”活动,全面介绍了自主研发的风险减量智能服务平台“鹰眼系统”,并集中展示了鹰眼系统背后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引擎、气象灾害模型等多项创新技术。据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就在全国范围内预警25.9万场自然灾害,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条,线万企业和个人客户;同时部署了1.4万套物联网监测设备,为超过5000家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今年是平安鹰眼系统上线十五周年。本次平安大讲堂正式发布了鹰眼系统海外版——EagleX。这是国内直保公司首个对外发布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首期上线了风险地图(Risk Vista)、灾害预警(Cat Warning)、卫星监控(Satellite Monitor)三大功能,为海外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从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到理赔固证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旨在推动全球防灾减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中科信息300678)8月7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8月7日接受8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公司主营业务是以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及硬件)及相关产品与服务,目前主要应用在现场会议领域、烟草领域、印钞检测领域、油气领域、政府及其他领域。公司定位于做国内领先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主要覆盖四大领域:智慧政务:包括数字会议系统(连续四十多年服务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及党政机关信息化解决方案与产品。智能制造:面向烟草、印钞、油气、玻璃、新能源等行业,提供数智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能够为烟草农-工-商全产业链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烟草种植,烟叶收购、卷烟生产到仓储、物流、销售管理的智能化产品。近期,5G+智能制造建设、数字化工厂建设、车间智能化算法研发等项目持续推广;生产线智能检测设备、烟标在线监测系统业务拓展顺利;应用于烟草的“AI检测技术+”还成功复制推广到食品行业。公司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为钞票印制全生命周期提供检测技术与设备的供应商,联营公司中钞科信主要承担人民币印制发行保障任务。公司是中石油、中石化数字油田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正大力开展基于大数据、大模型技术的综合管理和调度指挥平台技术研发,智能化应急抢险平台、智能视频分析平台等新产品已开始推广应用。智慧城市: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政府提供经济大脑平台(经济运行智慧调度、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大脑平台(产业链图谱分析、产业链招商)、智慧统计大数据平台(统计大数据、统计数据管理与挖掘分析)、城市大脑(人员流动管控、安全应急)等产品,助力其提高决策质量与效率。同时在交通、教育、文旅、纪检、监察领域也有相应的产品与方案。我们运用多模态技术(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自动驾驶、工程施工全自动化技术、雷达通信)与四川路桥600039)合作研发了智能装载机器人、智能铺路机器人。近期,智能装载机器人还获得了第十四届财经峰会“2025杰出创新产品”称号。智慧健康:公司在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十余年的基础上,研发了人工智能麻醉机器人、医学装备物联网动态监控运营系统、医疗设备调配中心信息平台、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系统、肿瘤勾画及教考系统等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并基于这些核心产品,结合国家分级诊疗的重大需求,构建了区域智慧医疗和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能提供从顶层设计、项目设计与实施、项目运营等一站式服务。
-
近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以下统称“悟空”)。据了解,整台“悟空”由15台刀片式神经拟态类脑服务器组成,整体神经元数量已接近猕猴的大脑规模,这标志着我国在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悟空’的发布将推动类脑计算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化实践。从长期来看,‘悟空’的成功还可辐射至智能机器人等关联赛道,通过技术外溢效应缩短全链条研发周期,从而推动我国类脑智能产业从脑机接口单点突破向体系化发展演进。”
-
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从技术前沿走向产业一线的蓬勃活力。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据统计,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截至今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居全球首位。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超3.5万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超5100家,全球占比约15%,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覆盖基础底座、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
发展智能建造,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拉动内需、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多地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和平台赋能,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智能建造产业生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混凝土试件自动运输,振动成型设备自主运转,智能机械臂快速夹取搬运……在安徽合肥轨道线网控制中心混凝土智能试验室,从混凝土拌合物到混凝土制品,全流程无人化、智能化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新趋势。 中铁四局工程技术公司总工程师另本春介绍,企业自主研发出国内首个全流程无人化混凝土智能试验室成套工装设备系统,融合软件控制系统、堆垛机、AGV小车、智能机械臂、智能抗压系统等现代技术,构建成型、脱模、养护和抗压检测四大核心模块,实现全链条自动化。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质增效,是实现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关键一环。
-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并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
-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这一顶层设计,吹响了“人工智能+”行动向深度应用、全面融合进军的号角,表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正从技术探索期迈入规模化落地的深水区。 此次审议通过的《意见》,精髓和重点在于“应用”二字,核心策略是牵住应用这个“牛鼻子”,让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这是因为应用是检验技术的试金石和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不能解决真实问题,再先进的技术也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将失去生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与优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场景能催生数据积累,数据能反哺算法优化,算法优化能显著提升应用的效能与可靠性,从而形成自我增强的闭环。
-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日趋加速,“人工智能+”的概念深入人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 ‹‹ 1 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