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器人介绍资料
  •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智能导诊机器人助力医院智慧化建设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智能导诊机器人助力医院智慧化建设

      这两天,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徽省传染病医院)门诊大厅迎来两位特殊的“新员工”——智能导诊机器人“小灵PLUS”。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担负着导诊、咨询、便民服务等多项工作。随着医院不断壮大发展,导医工作日益繁琐,有限的人力难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借助机器人交互技术,将机器人应用到医院就医场景中,代替导诊护士完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患者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此外,针对老年患者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问题,利用智能语音技术使全流程AI智能导诊机器人可以听得懂多种方言,实现与老年患者的多轮交互,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助力医院智慧服务建设。

  • 机器人发展简史

    机器人发展简史

      多年前。“机器人”是存在于多种语言和文字的新造词,它体现了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愿望,即创造出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或人造人,以便能够代替人去进行各种工作。   直到四十多年前,“机器人”才作为专业术语加以引用,然而机器人的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已存在三千多年了。早在我国西周时代(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就流传着有关巧匠偃师献给周穆王一个艺妓(歌舞机器人)的故事。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67)后期,被称为木匠祖师爷的鲁班,利用竹子和木料制造出一个木鸟,它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这件事在古书《墨经》中有所记载,这可称得上世界第一个空中机器人。

  • 机器人总动员:一场科技的盛宴

    机器人总动员:一场科技的盛宴

      在银河通用的展台,搭载“第五只手”的机器狗轻巧拾起水瓶;优必选Walker S2现场演示热插拔自主换电技术,解决人形机器人续航痛点;宇树科技售价3.9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R1,大秀倒立行走,挑战运动极限……   8月8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正式开幕,全球200多家企业携1500余件展品参展,国内头部企业带着最新展品集中“秀肌肉”。展台之外,具身智能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一条贯穿前沿技术、场景应用、终端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快速成形。

  • 人形机器人集体“进厂打工”优必选携新品Walker S2亮相WRC 2025

    人形机器人集体“进厂打工”优必选携新品Walker S2亮相WRC 2025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开幕,“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携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并通过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科研教育、娱乐陪伴等丰富的应用场景演示,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具身智能的使用场景。   今年7月,优必选发布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这款机器人身高1.76米,拥有52个自由度和工业级灵巧手。通过群脑网络2.0+智能体技术Co-Agent构建AI双循环,Walker S2拥有更智慧的大脑,并具备国内首个端到端“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

  • 我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我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据8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在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作业(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作为一种可编程操作机,它具备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类作业。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15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提升科技含量,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 马斯克深度解析:人形机器人或引领AI技术革新突破至数百亿规模

    马斯克深度解析:人形机器人或引领AI技术革新突破至数百亿规模

      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又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在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发表的前瞻性预言,揭示了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式增长,预计数量将达到数百亿台。这一预测不仅彰显了AI技术的深度创新能力,也彰显了行业在智能制造、自动化、服务机器人等多个应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马斯克强调,随着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持续演进,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将拥有更高的自主决策能力、更强的适应性和更贴心的人机交互体验。其背后依托的核心技术包括:,这些都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表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以特斯拉自主研发的“Tesla Bot”系列为代表的机器人产品,已在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这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硬件性能的持续提升。特斯拉在研发投入方面持续加大,2024财年其人工智能相关研发支出已超过50亿美元,彰显其在AI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与谷歌DeepMind、微软Azure AI等巨头的竞争中,特斯拉凭借自主研发的AI算法和硬件生态链,形成了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行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智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家庭伴侣,更是教育、医疗、应急救援等多场景的关键角色。这一趋势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整合和升级,从传感器、芯片到软件平台,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革新都在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关于机器人安全性、伦理道德和社会适应性的问题,也引起了学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在保证机器人自主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人机协作的无缝融合,将成为未来AI技术发展的核心课题。多位行业领袖和专家指出,未来的人形机器人不仅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社会价值观和伦理标准的试金石。由此可见,马斯克的预测不仅反映了AI创新的前沿趋势,也预示着一场由深度学习驱动的技术革命即将到来。对于科技企业、投资者以及政策制定者而言,把握这一波技术革新的脉搏,将是引领未来产业格局的重要关键。行业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将在推动人工智能走向更加智能化、普及化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未来生活体验。

  • 揭秘水下仿生机器人:清华伟新科普讲坛第116讲精彩回顾

    揭秘水下仿生机器人:清华伟新科普讲坛第116讲精彩回顾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水下仿生机器人正逐渐成为科研和工业领域的热门线,清华大学伟新科普讲坛迎来了第116讲,由著名科学家谢广明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主题为“水下仿生机器人”。   水下仿生机器人,顾名思义,是模仿水中生物形态和运动方式的机器人。这种技术不仅在军事领域受到关注,也在环境监测、海洋探测以及水下工程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水下仿生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已经开始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 海洋守护者、洗舱机器人、沙滩狗 看清洁机器人“各显神通”

    海洋守护者、洗舱机器人、沙滩狗 看清洁机器人“各显神通”

      当人工清扫遭遇沙滩垃圾深埋难清理?海面塑料瓶漂浮不定?巨型船舱高空清洗危险耗时?别担心,智能“清洁机器人”正在各显神通!在海南三亚,“沙滩狗”正用梳齿耙翻出深埋垃圾;同一片海湾,“海洋守护者”无人船自主巡航精准“吞”掉水面漂浮物;在青岛港,“洗舱精灵”吸附舱壁飞檐走壁,3小时搞定人工数天的清洗任务。三款国产智能机器人,正以创新科技高效破解海陆清洁难题。首先来关注深层清洁岸滩的“沙滩狗”,它长得像履带车,一亮相就引发游客的关注。   三亚崖州湾海滩上的这辆像履带车一样的新家伙,在沙滩上来回开行,所到之处垃圾荡然无存,开过之后就是平整的沙滩。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研发试用的“海滩卫士系列”智能岸滩深清洁机器人,研发团队给它起了一个贴切的外号——“沙滩狗”。

  • 工业机器人市场

    工业机器人市场

      6月17日,第28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BEW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宝辰鑫随母公司创鑫激光参展,首度展出机器人激光焊接子系统,以一站式的标准化激光解决方案,为自动化激光焊接   当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迈进,未来有望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展望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感知和决策能力,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任务需求

  • 一文读懂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附特色产业现状、空间布局、重点项目、产业投融资情况、投资机会分析等)

    一文读懂北京市人形机器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附特色产业现状、空间布局、重点项目、产业投融资情况、投资机会分析等)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也随之不断进化。对此,北京市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2025年4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3部门发布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预计到2027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具身大小脑模型、具身智能芯片、全身运动控制等方面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

  • ‹‹ 1 2 3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