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科技界的大佬们,如英伟达和谷歌都表达了对AI医疗的重视,这让整个市场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又热了起来。 过去六年时间,近千亿的资金砸进了AI医疗赛道,推动了影像AI、新药研发AI、机器人AI还有智慧医院等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现在,医疗领域已是AI技术应用最广、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AI已经不再只是简单地替代或优化人类的工作,而是开始真正参与到重塑医疗流程中来了,AI+医疗开始进入2.0时代。
-
-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文件制定的背景和重点工作考虑是什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在发布会现场进行了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问题时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蒋毅进一步表示,这些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拓展,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效率、优化体验、重塑场景的案例。
-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7月31日,由北京商报社、深蓝媒体智库主办的“AI金融双刃剑:从安全底线寻找转型机遇沙龙”在上海成功举办。 对于当前AI应用的痛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潘晓俊表示,传统云服务商及科技服务商仍主导市场,新晋AI厂商在平台级或专有AI能力建设上参与较少。从应用深度来看,多数应用仍聚焦对话类、交互类场景,真正解决风控、营销等核心痛点的案例较少。例如,尽调报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转化等关键领域仍存在空白。人才缺口方面,兼具金融业务经验与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稀缺,此类人才无法通过学校短期培训产生,需通过实践积累。
-
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旨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结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赋能千行百业。当前相关政策进入井喷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未来有望重现“互联网+行业应用”的高景气发展。艾瑞咨询测算,2025至2029年中国AI产业将保持3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29年突破1万亿的市场规模。
-
2025年,科技行业持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创新动力,各项新技术不断突破边界,推动人工智能(AI)迈向更广泛的实际应用。近期多项新产品和项目的推出,彰显了AI在智能助手、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潜力,为未来科技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AI平台的开放与创新成为行业热议焦点。以Manus为代表的智能平台宣布全面开放注册,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任务,体现出AI服务向普惠化、智能化转变的趋势。这不仅降低了个人和企业的使用门槛,也为AI模型的多场景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更多类似平台的崛起,AI的普及速度将大大加快,为教育、医疗、工业等行业带来深远变革。
-
ETF(588930)截至发稿涨1.46%,成交额超5300万元,换手率5.25%,早盘交投活跃 科创板ETF(58893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指数(950180.CSI)。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消息面上,据第一财经,Meta、微软最新业绩好于市场预期。META公布第二季度业绩,第二季度营收4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预估448.3亿美元,净利润183.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Meta预计,2026年总支出和资本支出都将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成本上升和支持人工智能计划的持续投资。公布2025财年第四财季(第二季度)财务数据,二季度营收7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市场预期738.9亿美元。剔除汇率因素,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营收同比增长39%,创2022年末以来新高。
-
作为WAIC重要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复旦大学、华为、联想、OPPO、阿里巴巴、英伟达、中兴通讯、科大讯飞、vivo、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六联智能、小度科技、人形机器人(上海)、中国电信研究院等数十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聚焦人工智能终端如何在技术驱动下走向价值落地。 论坛论坛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2025年将成为“全民AI”的关键元年,人工智能正像水电一样渗透到每个生活场景,智能终端是AI应用落地的最佳载体之一。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中国,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从政策支持到实践探索,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的未来。本文将全面剖析中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现状、典型案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深入的参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部办公厅于2024年发布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途径。通知列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培训等[20]。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赋能千行百业,“AI+医疗”也已经成为热门应用领域。“AI医生”你能接受吗?我们来听听大家怎么说。 四川达州市民 万雪:我觉得结合先进医疗设备,把看病交给AI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最关键的是,和在医院挂号排队看病比较起来,AI看病效率要高得多。
-
近日,由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以下简称:浙江新企联)联合主办,浙江新企联会长单位每日互动承办的“AI 场景落地 产业崛起 就在浙里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大会在杭州圆满举行,为这片数字经济沃土再添数智新动能。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为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近年来,作为数字经济先行地,浙江凭借扎实的产业根基与开放的创新生态,在 AI 领域持续突破,涌现出一批标杆企业与创新成果。此次大会旨在进一步搭建“政企研”交流合作平台,加速 AI 技术场景化落地,助力浙江在全球人工智能赛道领跑前行。
- ‹‹ ‹ 1 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