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是AI应用落地的最佳载体之一丨WAIC 2025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论坛

人工智能‌ 27
  作为WAIC重要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复旦大学、华为、联想、OPPO、阿里巴巴、英伟达、中兴通讯、科大讯飞、vivo、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六联智能、小度科技、人形机器人(上海)、中国电信研究院等数十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聚焦人工智能终端如何在技术驱动下走向价值落地。   论坛论坛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2025年将成为“全民AI”的关键元年,人工智能正像水电一样渗透到每个生活场景,智能终端是AI应用落地的最佳载体之一。

  作为WAIC重要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复旦大学、华为、联想、OPPO、阿里巴巴、英伟达、中兴通讯、科大讯飞、vivo、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六联智能、小度科技、人形机器人(上海)、中国电信研究院等数十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聚焦人工智能终端如何在技术驱动下走向价值落地。

  论坛论坛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2025年将成为“全民AI”的关键元年,人工智能正像水电一样渗透到每个生活场景,智能终端是AI应用落地的最佳载体之一。

  “改变世界的不仅仅是AI技术本身,而是产品、是产业。”科大讯飞副总裁赵翔指出,当下已进入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深水区,随着多模态、长链推理等关键技术持续突破,大模型能力不断拔高,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模型如何与产品深度结合,服务真实场景,创造看得见的用户价值。

  华为终端副总裁朱懂东进一步阐述了AI技术对终端产业的深远影响:“伴随AI技术深度赋能,将引领终端进入全新的人机交互及智能协作时代,打破设备和应用边界,实现智能化、互联化和人性化的全场景智能服务体验。”华为认为,AI技术的融入正在推动场景和体验的双重升级,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论坛同时深入探讨了智能终端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硬件端侧部署大模型仍受制于能耗与算力瓶颈;AI功能如何与用户真实需求对齐仍待验证;智能交互能力飞跃的同时,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与成本控制成为厂商的共识难题;终端生态碎片化严重,应用、系统、平台之间协同断层明显。

  在启动仪式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启动人工智能终端高价值场景优秀案例遴选工作,后续将面向消费、工业、商业、教育、文旅、视听等领域公开征集一批兼具技术先进性、落地效果与推广价值的人工智能终端场景和解决方案。来自上海的AI眼镜整机、生产制造、新型显示、核心芯片等领域共十家企业代表共同上台,成立了上海智能眼镜产业联盟,支撑AI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智能终端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AI技术的持续赋能下,智能终端将不再仅仅是硬件设备,而是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智能接口,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智能化的未来。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