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技术及应用 第2页
  • 2025宁波市档案馆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人公告

    2025宁波市档案馆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人公告

      浙江中公教育温馨提醒您关注【2025宁波市档案馆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人公告】,报名时间:2025年7月25日9:00至7月31日16:00。   根据《宁波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 宁波市档案馆所属宁波市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宁波市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是宁波市档案馆所属事业单位。分类类别为公益一类,经费预算形式为财政全额补助。主要承担:接收、保管有关的电子文件资料,并按规定提供查询等服务;保存、管理有关档案与电子文件备份数据,以及市内外馆际之间远程档案数据的备份等;承担市档案馆馆藏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档案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工作;承担电子文件管理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的维护和管理,并为市档案馆提供档案管理和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支持。

  • 微软深度革新广域网路由技术引领AI网络新时代

    微软深度革新广域网路由技术引领AI网络新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深化,2025年成为全球网络基础设施技术革新的关键节点。近日,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域网(WAN)路由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申请的“用于在统一广域网中路由数据分组的系统和方法”专利(公开号CN119968812A)显示出其在AI驱动网络优化方面的深度布局。此项技术的推出不仅彰显微软在AI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也为未来的网络架构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标志着行业迈入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新时代。   该专利核心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结合标签替换和路径优化策略,有效提升了广域网中数据分组的路由效率。具体而言,入口聚合路由器在封装数据分组时引入第一标签,通过智能算法选择最优的业务工程通道,并在经过入口骨干路由器时,利用优化的通道替换该标签,实现数据的高效转发。此过程不仅减少了传统路由中的路径延迟,也显著降低了网络拥塞风险,为大规模数据传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 精彩回顾第二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圆满结束

    精彩回顾第二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圆满结束

      2024年10月10日-11日,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第二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已圆满结束,会议直播期间,听众积极参与、反响热烈,各位专家也针对各网友的问题耐心解答,直播间氛围热烈。   “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早在1910年就已经被提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合成生物学产业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171亿美元,到本世纪末,生物制造可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3以上,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然而,目前却仅有不到6%的化学品真正实现了生物制造。底盘细胞的构建途径发现与发酵过程的优化仍是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24年10月10日-11日,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第二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邀请了14位行业内资深专家聚焦合成生物学底盘细胞构建、测试与高通量筛选、智能生物制造与工艺放大主题,针对合成生物学当前研究及产业化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会议直播期间,听众积极参与、反响热烈,各位专家也针对各网友的问题耐心解答,直播间氛围热烈。

  • 链接价值应用为王!2018新世界区块链技术应用峰会妙思交锋

    链接价值应用为王!2018新世界区块链技术应用峰会妙思交锋

      2018年,围绕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探讨和实践继续升温,并席卷全球。业界普遍认为,现今的区块链技术将和20年前的互联网一样,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那么区块链何以被类比为互联网?甚至是有潜力触发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而正处潮头的广大企业又将如何顺势而上,率先完成战略上的精准布局和实战中的应用落地?

  • 加快信息图码网络技术应用

    加快信息图码网络技术应用

      当前,信息码技术与应用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基础,但在主权归属、安全风险、用户体验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一、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不同行业和企业在应用信息图码时能够实现兼容和互通。二、创建图码网的基础系统,推动“中国图码赋码中心”建设。优化信息图码相关资源的配置,汇集各个领域的信息图码数据。三、加快推动图码网络平台建设,创建数字标识编码与几何标识编码融合的双融双解析图码网络平台。四、拓展信息图码在电商、物流、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 第二届无线光通信感知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合肥顺利召开

    第二届无线光通信感知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合肥顺利召开

      5月9日至11日,第二届无线光通信感知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合肥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承办,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院、卫星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慧可见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单位共同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主任徐正元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张勇东首先致开幕辞,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通信与信息网络专委会主任唐雄燕、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德智、大会技术委员会主席王昭诚分别致欢迎辞。

  • 运营商智算网络技术研究与实践

    运营商智算网络技术研究与实践

      AI业务对数据中心网络提出新的挑战,传统的数据中心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智算需求,如何满足智算中心可扩展的发展需求,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针对大模型AI的业务需求,结合智算网络发展态势,探讨超大规模智算网络的构建方案。首先探讨了智算网络的技术体系,然后对智算网络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介绍了智算网络的典型应用实践,希望为智算网络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AI大模型的兴起,正在飞速推动着社会数字经济的变革,不仅拓宽了智能应用的边界,也引发了算力需求的井喷式增长。随着大模型参数的指数级增长以及算法复杂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计算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大规模AI训练与推理的需求,算力缺口成为制约AI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智能算力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智算中心的建设浪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有序推进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打造新一代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在我国新增的算力基础设施中,智能算力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智算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解决计算芯片、互联网络、节能减碳、开发框架等技术挑战,同时兼顾投资成本、运营维护等商业因素,以及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支撑大模型的持续发展。

  • 万兆光网引领数字经济新时代技术创新实现10倍带宽飞跃

    万兆光网引领数字经济新时代技术创新实现10倍带宽飞跃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成为推动创新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近日,在落地的50GPON(无源光网络)万兆光网试点,标志着通信技术迈入全新阶段,为未来数字生活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50GPON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速传输能力,下行与上行峰值速率均突破万兆,相比传统的10GPON技术,实现了10倍的带宽提升。这一突破不仅带来了更快的,还极大改善了高清视频、云存储和智能应用的使用体验。例如,一部8K高清电影的下载时间缩短至几十秒,云端的8K视频可以实现流畅播放,不再出现卡顿。这对于个人用户、家庭以及企业客户来说,无疑是网络体验的质的飞跃。

  • ‹‹ 1 2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