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教育创新服务平台 第2页
  • 以教育优势推动社会服务走深走实 - 安康新闻网

    以教育优势推动社会服务走深走实 - 安康新闻网

      安康学院教育学院强化立德树人使命担当,立足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基础教育为轴心,构建以“服务乡村教育、聚焦师资培养、推广科技教育、发挥智库作用”的“四维一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服务乡村教育,深化实践育人。依托区域资源,建立县毛坝中学乡村等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实践育人;组织师生开展支教、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10月组建“星火未来”支教队,定向服务茅坪镇中心小学,结合“互联网+支教”模式,利用每周一固定时间授课,每学期授课12节次,推动支教服务制度化发展;坚持打造精品课程,是该院支教队最大特色,每周授课前,支教团队会进行线下听课和评课,全面预设、认真思考授课班级学生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通过实际举措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师范生通过课程准备、支教实践、课堂反思等环节,全面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实现教师教育素养的全面养成,为个人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DxR安康新闻网

  • 威成亚聚焦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亮相内蒙古教装展

    威成亚聚焦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亮相内蒙古教装展

      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教育装备技术与教学融合,7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内蒙古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展示会在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展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展,展示了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威成亚携多款教育装备亮相,包括AI创新实验室、可视化实验室、智能储物空间等解决方案,以及实验教学仪器和基础设施。这些产品充分体现了威成亚在教育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威成亚通过多模态AI技术构建实验教学新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教学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例如,个性化教学方案制定和实验数据实时分析等功能,为实验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展会现场,AI实验教学系统和智能储物系统备受关注。

  • 多元科普激发创新活力——钦州市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成效显著

    多元科普激发创新活力——钦州市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成效显著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钦州市多线发力,精心策划六大主题活动,覆盖产业科技展示、海洋特色科普、青少年科学实践教育等领域,累计吸引超1.5万人次参与,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活动周期间,钦州市精选关键金属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现代特色农业等领域3项创新成果参展。其中:广西中伟新能源的高比能锂电三元材料低碳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至善新材料的高分子生物质胶和纤维素纳米晶材料及灵山荔枝新品种区试项目获主场展示,展现钦州产业创新实力。

  • 校园气象观测站:专为校园打造的气象监测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平台

    校园气象观测站:专为校园打造的气象监测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平台

      推荐型号:TH-XQ1 ,云境天合,品质保障,1-3-2-7-6-3-6-3-3-1-2】校园气象观测站是专为校园环境打造的气象监测与科普教育一体化平台,集数据采集、分析、展示与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成为校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该观测站通常配备多种气象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光照强度等基础气象要素,部分设备还扩展了紫外线指数、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参数,为校园提供全面的气象数据支持。数据通过LED显示屏或配套软件实时展示,学生可直观观察天气变化,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

  • 常州4所学校入选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背后藏着怎样的教育密码?

    常州4所学校入选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背后藏着怎样的教育密码?

      2025年5月4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的推荐名单,常州有4所学校成功入选。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常州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也引发了社会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广泛关注。说白了,这不仅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教育模式探索的积极推动。   这次入选的学校代表了常州基础教育的高水平,体现了当地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科学教育实验区的设立,旨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推动学校开展创新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潜能。专家指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对提升国家整体科技竞争力意义重大。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研究处理对我区2024年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的报告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研究处理对我区2024年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的报告

      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静海区2024年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区农业农村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鼓励强筋小麦、青麻叶大白菜、紫皮大蒜等特色种植,稳定台头西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打响“‘弘历福’台头西瓜”、“天津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组织开展“津农精品”品牌申报工作,2025年力争培育“津农精品”品牌1-2家。引导“津农精品”拓展销售渠道,组织发动“津农精品”参加各类推介和展示展销活动,力争“津农精品”销售额增长10%以上,品牌溢价率达到20%。

  • 感受科学魅力 江苏省中小学校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

    感受科学魅力 江苏省中小学校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

      春学期以来,江苏省中小学校开展了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让同学们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地处浒墅关的苏州高新区文星小学以“大运河”为“底色”,启航每一个孩子的“远航之梦”。学校开展的“创客+”课程,与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江苏省“双减”工作科学教育典型案例公布!南京6个入选!

    江苏省“双减”工作科学教育典型案例公布!南京6个入选!

      为总结推进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 “双减”工作中科学教育典型案例,南京入选6个案例。这些入选案例都有哪些特色?一起来看!   南京市教育局协同市科协、市关工委,在城市的“科普心脏”市科技馆内建成了“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心”。这是全国第一家由教育部门出资并直接运作,由科技馆提供场所并协同管理的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学习空间。中心注重多功能聚合,“展学研创”一体化;全公益开放,研发科创课程助力“双减”;强资源矩阵,构建科技创新教育的“极创空间”。

  • 用心用脑创新服务模式用力用情实现教育关怀

    用心用脑创新服务模式用力用情实现教育关怀

      “春季开学前,我们将确保省内所有中小学教材‘送书到校,人手一册’。”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春节来得早,疫情来得猛,教材发行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皖新传媒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面对时艰毫不畏难,笃行与创新并重,力求高质量完成“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材课本的发行工作”这一政治任务,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同时针对疫情期间严峻复杂的形势,主动问需求、贴心送服务,通过强有力的新技术手段和丰富多样的线上形式,为学校及师生创造价值、送去服务。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郝孟佳)24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会及系列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正式发布上线。

  • ‹‹ 1 2 3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