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企業應高度重視新技術發展趨勢,在戰略上積極籌劃數智化轉型,明確短期側重點和長期目標。既要避免“安全但平庸”,也要防范被“錯失恐懼”綁架而變得“出眾卻危險”。 當前,我國保險企業正加速擁抱技術革新,多家保險機構踐行“人工智能+”戰略,以夯實核心能力,優化既有業務,前瞻性布局創新業務,開拓增量空間。 其一,人工智能為行業客戶運營、核保核賠、風險評估、產品迭代等各個經營環節賦能,有望顯著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是在所有其他要素投入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通過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等方式增加的產出,是行業持續穩定增長的基本保障。人工智能及相關數字技術是當前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最具潛力的抓手。特別是,保險業的服務對象包括廣泛、異質性的企業和個人,為其提供服務大多有賴於專業人員“量體裁衣”式的工作,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有利於以更低成本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對保險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意義重大。
-
-
中新网东京8月1日电 (记者 朱晨曦)约30位来自亚洲、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专家近日相聚日本大阪,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AI大模型展项前感受中国国产大模型展项“AI孙悟空”的魅力,体验中国多语言AI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与日本产业界代表交流大模型应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展项——AI孙悟空”进行了现场演示。当“AI孙悟空”以中、日、英三种语言与在场国际专家们进行实时问答、跨文化话题互动时,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纷纷上前体验。
-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说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狂奔的一年”,那么2024年则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大发展的“元年”。随着今年AI大模型与各类文本生成、文生图、文生视频工具的发展一路“狂飙”,全球传媒业也将迎来内容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创作者奉上“神笔”,媒体该如何抓住机遇,成为用好这支生花妙笔的“马良”? 2月2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200集动画片《千秋诗颂》开播。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首部AI译制英文版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也随后发布。这是总台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努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赋能文化产业和国际传播的一组具体实践。
-
ETF(159363)在内的4只行业ETF半日涨幅达到4%,领涨整个ETF市场。其中,创业板 市场份额变动方面,今年创业板人工智能ETF份额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年内份额增加了23.38亿份,年初至今份额变动率为335%。 从投资逻辑来看,随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模型不断升级突破,赋能智能驾驶算法快速迭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越来越智能,安全性能不断提升,搭载车型数量也越来越多。AI大模型赋予机器人具身智能,人机交互性更好,应用场景更加泛化,同时成本进一步降低,已开始逐步走入工业、商业、家居等实际应用场景试训,随着产品的成熟即将迎来高速增长。
-
中新网重庆7月30日电 (梁钦卿 青子新)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30日在重庆举行,国内外官方机构代表、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参会。“汽车+人工智能(AI)”的话题,在现场受到热议。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人工智能化是重要趋势。”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看来,智能汽车和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关系密切。他举例称,新能源车出口海外后,动力电池如何回收特别重要,现在可以用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进行电池全方位自动拆解。
-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期间,业界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具备通用技术特征,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当前,要给予技术与产业发展更多耐心与信心,拧紧新技术应用的“安全阀”,通过全球化治理,在规范中释放活力,在创新中筑牢防线。 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智能时代,同球共济”,有3000余款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其中有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涵盖人工智能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彰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活力与发展趋势。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截至今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居全球首位。 在庞大的创新基数与应用需求面前,如何将人工智能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的动能,将产业变革红利转化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支撑,是当前必须回应的现实议题。习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赋能,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强效引擎。
-
中新社上海7月28日电 (记者 刘育英)7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毕马威发布《新智启新质:生成式AI赋能产业变革的实践与路径》白皮书,认为中国式创新开启生成式人工智能(AI)新范式。 毕马威中国“智慧之光”数智化解决方案主管合伙人柳晓光当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三大支柱:算力、算法、数据,在这三点上中国的发展都有特色。 从算力角度看,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东数西算”等政策措施将全国的算力基础设施、公共行业云的能力集中在一起,为千行百业提供服务,而不单纯是头部的大型企业自建自用。柳晓光认为,中国希望把AI基础设施做成“像自来水一样的公共服务”,这一布局非常前瞻。
-
板块的投资价值?分析认为,首先,政策还是维持积极态度。近期,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 《上海市进一步扩大应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到各个地方政府的措施,今年以来对AI人工智能的延续支持态势。 算力方面,华为首次线超节点,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突破,未来国内算力有望加速发展。此前H20的解禁阶段性缓解了国内算力需求的燃眉之急,同时由于整体需求的旺盛,对国产算力的需求仍然非常巨大。
-
央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记者 殷雨婷)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开幕首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哇哦-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并回应了外界对其AI硬件布局的关注。
- ‹‹ ‹ 1 2 3 4 5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