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超逸绝尘
  • 经典 沈曾植书札专题

    经典 沈曾植书札专题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平生学问渊博,为海内外所重,日本汉学大家内藤湖南称之为清季“中国史学第一人”,现代史学大家陈寅恪亦推崇其为“近世通儒”。沈曾植书法以古为变,以古为新,是近现代书法“碑帖融合”的代表性人物,其一生的书法嬗变路径犹如近现代书法演变史的缩影,也是文人治书的典范。2022年11月在沈曾植逝世100周年之际,《上海图书馆藏沈曾植手札——东轩翰墨》出版发行,共收录沈曾植遗墨321件,均为首次公开。书中内容涉及金石、书画、古籍、著书、藏书、掌故遗闻、政治等诸多方面,既有多方面之史料价值,又对了解沈曾植一生书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策划“上海图书馆藏沈曾植手札”专题,邀请本书编纂者复旦大学许全胜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王谦教授撰文,并遴选精彩图版,以飨读者。

  • 蒋力余独铸清辞别有神——邹德忠行草艺术略评

    蒋力余独铸清辞别有神——邹德忠行草艺术略评

      栉沐鲁风燕韵的重镇级书家邹德忠先生,数十年来与书法结缘,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衣带渐宽终不悔,伸手能生五色烟,以隶书为突破口,整体推进,以雄强萧散、灵秀清逸的书风高视上京,蜚声海外。关于邹德忠的书法,欧阳中石说:“德忠的字是合乎法度的,是能体现汉字本身美的素质的,合乎平正、匀称、飞动、性灵等的原则要求。”陈方既说:“他的创作是汉隶全面意义的继承”。林岫说:“他主攻隶书,是喜马拉雅山,行草书写得可观也非可观,有的超过隶书。”冯亦吾诗云:“书宗汉碑见雄强,行草精能近二王。信是强人挥大笔,一编在手足珍藏。”(《题邹德忠书法集》)叶培贵说:“邹先生至此完成了一种崭新的隶书风格的创造性探索,神基汉碑,气摄简牍,意汇北朝,趣兼行草,韵综篆籀,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这些评价是中肯的。

  • ‹‹ 1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