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721-727)国内舆情大事件
2015年7月25日,自称“代表所有对释永信不满者”的“释正义”发帖,举报释永信和情妇释延洁(少林寺出家尼僧、少林总幼院院长)均拥有双重户籍,释延洁即韩明君;韩明君及她和释永信所生女儿韩某恩(6岁)、释永信另一私生女刘某亚(24岁)的户籍,均挂在释永信母亲的户头下。
2025年7月24日清晨6点58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如常更新了一条微博,随后便消失在公众视野中。这位日均发文1.5条的“网红方丈”,账号突然停更,反常的沉默迅速引发猜测。
7月26日,媒体报道有传言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有记者拨打了少林寺客堂电话进行求证,但对方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记者随后联系到少林寺内三位法师,求证分别被告知“等官方消息”“不清楚”,以及被挂断电线日,一张关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携带情人、子女等潜逃美国被有关部门拦截”的“警情通报”在网上流传,引发关注。当日开封警方回应:网传图片是假的。
释永信此前多次陷舆论风波(资产争议、海外投资等),此次刑事指控暴露长期监督缺位,亟需建立宗教人员合规审查机制。
少林寺作为文化符号全球瞩目,若坐实犯罪恐被境外势力利用抹黑中国传统宗教文化。TOP2 企业参观学习竟成“死亡之旅” #中金黄金公告东北大学6名大学生参观时不幸遇难
7月23日上午10时,6名大学生在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据从业者讲述“浮选槽是铜钼矿浮选分离的关键设备,槽中的矿浆水含有悬浮物、化学药剂、重金属离子,具有腐蚀性和高温风险,人一旦掉入槽中,基本无生还希望。”
7月24日早间,中金黄金集团发布公告,称事发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及时上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7月24日下午,有记者从东北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处获得了一份事故情况调查通报。通报显示,已初步查明的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当日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
24日,涉事车间全线停产整顿,东北大学已启动校内问责。该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后,网友对“溺亡”表述强烈质疑,认为属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需严追责。
据悉,涉事企业今年2月曾发文称完成格筛板更换等技改消除隐患,7月24日已删除含相关内容及“零事故”表述的推文。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该事故调查组。
1、事故表述的定性至关重要,“溺亡”一词引发的争议,警示企业应提前建立舆情语言审核机制,避免因表述回避责任、淡化细节而激化公众情绪。
2、央企应守安全底线,涉事企业文宣与实际脱节,致防线失守,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筑牢安全链。
7月16日,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仁和街道多个小区的市民反映仁和及良渚街道自来水发臭,同时多位市民称用该水洗完澡后身上发痒,并劝阻大家不要用发臭的自来水洗澡。
当日21时,杭州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报:截至13时30分出厂水水质恢复正常,16时30分主管网已恢复正常,末梢支管尚有“存水”残留,请广大用户排放管道内“存水”至正常后方可使用,我司将对排放“存水”水费予以减免。
7月17日,余杭水务发布通报称,7月16日,该司切换水源,仁和水厂主管网恢复正常后,已完成对各支管和二供水箱的冲洗。经检测,仁和街道、良渚街道的水质已经恢复,用户可以正常使用。为弥补用户损失,该司将会给予7月份每户5吨水费的减免。
7月18日,余杭水务工作人员称主管网水质正常,但用户家中可能仍有异味等,政府部门已介入调查;同日,有居民称收到水质检测报告:“臭和味”项目显示为“符合”。
7月19日,余杭区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
7月23日,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水样中检测出的硫醚类物质是一种有机硫化物,在水中较低浓度即可产生异味。水流冲刷管壁导致锈层脱落产生“黄水”或“浑水”。余杭区7名相关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
1、余杭自来水异味事件中,从上午居民反映问题到当晚才发布首份通报,超12小时的信息真空,导致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2、水质恢复不等于信任恢复,仅解决技术问题不够,需从根源解释原因、做到信息透明、承诺防范措施,同步修复公众信任。
3、信息公开应贯穿事件处置全程。从发现水质异常时的“正在检测”,到后续查明原因,若能持续动态发布信息,公众便不会因长时间不知情而陷入焦虑,能有效降低舆情热度。
近日,四川遂宁一名公职人员孙先生下班兼职送外卖日赚百元引发热议。据封面新闻报道,孙先生从消防员转业后,在遂宁船山区某单位工作。其所在单位下发了公职人员可以做副业的相关通知后,他向单位提交“从事副业”的相关申请。经单位批准同意后,他开始下班后兼职送外卖。“送外卖感觉像打游戏,接任务、出发、完成任务、得到奖励。”孙先生说,他通常晚上8点左右开始接单,平均每天送三个小时左右,一天能赚100多元。
关于该公职人员送外卖一事,7月23日,遂宁市纪委工作人员回应记者:“我们这边已经了解到这个事情,后续情况建议以官方通报为准”。
封面新闻,《公职人员兼职下班送外卖,每天跑三小时,日赚百元当事人:单位下通知后,第二天就申请了,没觉得丢脸,都是服务行业》
1、公职人员合规兼职无可厚非,但宣传需摒弃轻佻,将外卖工作比作“打游戏”,忽视从业者艰辛与基层生计压力,易引发反感,真实共情方能避免对立。
2、舆论争议折射经济压力下的生存焦虑,焦点不应是“谁抢饭碗”,而应关注“为何优质岗位稀缺”,需从制度层面完善保障,拓宽生计渠道。
3、媒体传播要扎根现实,既要肯定自力更生的价值,也要正视不同群体的辛劳,避免悬浮叙事,让正能量在体谅生活重量中引发共鸣。
7月22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其四岁侄子在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总院)接受乳牙拔除手术时出现意外,最终不幸离世。当日,涉事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正在处理。
7月23日上午,湖南省桂阳县卫健委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介入调查此事,医政股股长在具体负责调查。
同日,湖南桂阳县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初步核查,徐某某于7月20日早上8时15分因上颌乳前牙区(门牙区)腭侧埋伏牙到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经医院综合诊断,患儿埋伏牙位置较深,且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不高,手术难度大,经家属同意后,于7月21日12时40分在全身麻醉下行上颌骨部分切除及上颌埋伏牙拔除术。在实施麻醉过程中,患儿突发紧急情况,医院专家团队及时全力抢救,并紧急联系市级ICU专家到现场参与抢救。虽经多方全力抢救,患儿仍于18时22分不幸死亡。涉事医院党委已对相关医务人员停岗处理并开展调查。
1、儿童医疗需严守必要性原则,4岁男童全麻拔乳牙存争议,提示需规范诊疗评估,杜绝过度医疗,防范风险。
2、医院给多家媒体的回应,大多是“正在处理”“一直在处理”,对事件本身避而不谈,导致疑问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