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人民检察院电诈宣传月打出“组合拳”
7月“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主题反诈宣传月活动启动以来,延吉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联动企业和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深化“检校共建”赋能跨境电诈案件办理,精准打出反诈宣传 “组合拳”。
目前,跨境电诈案件高发,作案手法隐蔽多变,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针对此特点,第二检察部迅速行动,在宣传月启动至今,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宣讲,希望将诈骗扼杀在摇篮。
一是问需企业。走访重点企业召开碰头会,摸清法治需求,将电诈及醉驾、赌博等职工高频接触的罪名纳入宣讲范围。二是定向社区。针对社区工作人员特定人群,制定反诈宣讲主题内容,采取“以案释法”的形式,确保宣讲通俗易懂。三是联动高校。联合吉林大学筹备涉外刑事诉讼实务沙龙,梳理实务难题,规划合作方向。截至目前,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已办理电诈案件11件涉及27人。
开展法治宣讲进企业活动。7月18日,干警讲师走进重点企业,以“远离违法犯罪、守护职场人生”为题宣讲。从常见罪名切入,通过法条解读、案例剖析、数据呈现,讲清醉驾、赌博、电诈等行为的危害及对职场的影响,绷紧职工守法之弦。
召开涉外刑事诉讼实务沙龙活动。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吉林大学法学院,召集全州公安、检察机关涉外办案骨干举办研讨会。高校专家聚焦涉外案件办理中的专业技术难题,与实务部门深入交流,以理论反哺实践,推动办案质效提升。
开展法治宣讲进社区活动。7月25日,干警讲师走进公园街道园法社区,针对妇女工作者从刑法诈骗罪名入手解析电诈及跨境电诈特点。通过播放案例新闻、宣传短片,解读传统与新型诈骗手法,引导社区工作者在基层落实反诈行动,助力居民守好 “钱袋子”。
为持续提升宣防效能,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从三方面深化反诈宣传工作。打造分层传播矩阵,针对企业职工侧重“职场风险警示”,将典型案例改编成情景短剧;面向社区居民开发 “反诈表情包”“骗局拆解漫画”等轻量化内容;对涉外群体制作多语种反诈手册,实现精准触达。创新互动体验形式,除探索“脱口秀+法治宣讲”外,计划联合社区开展“反诈剧本杀”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角色扮演中识别诈骗套路;在企业设置“反诈知识闯关”互动屏,通过游戏化方式强化记忆。构建长效协作机制,与吉林大学共建“涉外反诈研究中心”,定期发布跨境诈骗趋势报告;联合社区建立 “反诈信息员”队伍,实时收集基层诈骗新动向,形成 “宣传-反馈-优化”的闭环体系。
通过系列举措,延吉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把反诈宣传做深做细,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利益,为平安延吉建设注入检察力量。(延吉市人民检察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