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残缺的肢体也能自由行走福祉车充满人性光辉的发明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但上天并不公平,让一些人不能像常人一样生活。谁来填补他们残缺的人生?有你、有我、还有福祉车。
残疾人和SUV有什么关系?大百哥有过骨折的经历,真正失去行动能力的时候才知道残疾人有多么不方便。对于正常人而言简单的日常行为,对于残疾人却是无比的麻烦,比方说出行。上下楼梯都困难,更别说乘公交、坐地铁了。
骨折的状态下大百哥乘过出租车,先不说看见我个瘸子站在路边拦车基本没什么出租车会停下,就算是停下让我上车,我也费了很大的劲。
首先轮椅是肯定上不去的,从轮椅上下来拄着拐杖从车门坐到车里也是个漫长的过程,主要是因为腿活动不便。不能理解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把一条腿伸直不能着地不能弯,只用另外一条腿上车。
而我这种其实还算好的,有的残疾人是下半身不能活动,上车完全得靠别人扶着或者抱着才行,这就更麻烦了,毕竟车门边上空间那么小,什么姿势都不容易用上劲儿,除非你的腰力特别大。
所以呢,无障碍车想要实现的目的是让轮椅可以轻松出入,或者说让残疾人轻松上下车。怎么实现?两种办法。
其一呢,是直接把轮椅推上去。这种类型的无障碍车都有一个可以折叠的坡道,无论是从侧面还是从后面伸出车外,轮椅可以沿坡道进入车内。高级一些的还有空气升降悬挂做辅助,降低底盘上车更容易。
但是呢,这种类型有个明显的问题,轮椅太占地方啦!普通轮椅展开已经要比车里的一个座位占地方了,为了残疾朋友方便的电动轮椅那就更占地方了。所以这种无障碍车基本都是VAN(厢式车)的形式,最差也是空间利用率超高的K-car。不过这就是隔壁VAN哥的领域了,回头让他好好讲讲。
而即便是厢式车或MPV这些空间利用率奇高的“大块头”,放进一辆轮椅之后,第二排、第三排基本就别想再坐人了。这是个问题,于是还有另一种方案,适合各种车型。
一说电动座椅,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那种调节前后位置和靠背角度的东西,而这些跟无障碍车的电动座椅比起来,那可就low爆了。为什么?人家的座椅能伸出来……
抛弃轮椅怎么办呢?只要让残疾朋友上下车方便就行了呗,所以把座椅伸出车外,让残疾朋友轻松地在车外坐在椅子上,一切就搞定了。剩下的进入车内、旋转角度这种麻烦又费力的事情就交给电动伸缩臂了。轮椅?折起来放到后备厢啊。
虽然我承认VAN做无障碍车有先天优势,但SUV却更能迎合残疾朋友的心理需求。设想一下,一台车能带出门困难的残疾朋友上山下河,这将会是他们多么美妙的体验……
可是……铰链门怎么都没有侧滑门方便,所以有的车只好锯掉B柱了,还有因为开口太小而锯掉一节门槛的。
哎?上面那台雪佛兰Suburban怎么是驾驶席放轮椅?发现这个问题的朋友我必须赞赏你的观察力。
无障碍车可以分成两大类,“乘客式”和“自驾式”,前面说的都是照护式,方便残疾人乘坐。自驾式故名思议是让残疾人可以自行驾驶。那么怎么开呢?改装过的车辆有辅助装置,见下图。
这套系统属于比较复杂但是很安全的类型,右面的圆盘控制方向,左面的控制杆是油门和刹车,向后是油门,向前是刹车。
改装成本太高?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改装,适用于双下肢残疾者。安装一个控制杆,连接到刹车和油门踏板,与上面的电传操作系统操作方法一样,向后是油门,向前是刹车。
一只手要控制刹车肯定不能离开操作杆,那么一只手打方向怎么办呢?类似卡车司机爱用的辅助轮就出现了,而且会把转向灯、车灯、雨刷这些开关都集成在周围。这样一来单手就能完成大幅度的打轮,并且在打轮过程中还可以操作车灯。
这种改装经济、方便,原车结构改动较少。在我国,双下肢残疾的C5驾照持有者花几千块就能把车辆改装成这种结构。
无障碍车常被称作福祉车,这个词来自日本。至于原因,当然是日本的福祉车非常之发达,看了上面的图片你会发现很大一部分是日系。
实际上日本的车企基本都会推出各种车款的福祉车,包括大家熟悉的车型,比方说:日产奇骏、斯巴鲁XV、马自达CX5、甚至是雷克萨斯RX。
这种现象说明对残疾的重视,政府对于开发福祉车的企业有补贴政策,比方说减税,所以日本车企才会如此热衷于福祉车的研发。不管怎么说对于残疾人都是一项好政策。
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其实做的不错,很多地方都有方便残疾人的坡道、升降机,连大城市的公交车基本也都是低地板无障碍的。残疾人购买残疾车政府有补贴,连用油都有补贴,可谓贴心。
可为什么路上很少看到残疾人出行?这是我国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面对的主要问题:不缺领导方针和好的政策,但缺高效的执行能力。
归根结底就两个字:“自私”。人性险恶、三观扭曲的时代,有肥肉谁不想上手抓一把沾两手油腥?看看新能源骗补如火如荼就知道了,国家努力想做引导,可到了执行阶段就变味。为了防范恶劣的行为又搞出复杂的审核机制,卡住一群真正需要补贴的人。骗补的人依然可以用手段绕开,于是在无穷尽的道魔之争中消耗着人力和资源。改变的源头在于思想,扭转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是当下的核心问题。
言归正传,我国的残疾人大多使用来去自由的三轮残摩,这种既便宜又实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出行问题的交通工具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用的就是好的,我认为是一项好的发明和政策。
但不知道何时起这种交通工具的广泛称呼变成了黑摩的……至于真正用它代步的残疾朋友还得学某豆腐店老板在车上标注“自家用”才能免去路边被人当成摩的拦截的尴尬。
总而言之,我们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但摆在面前的绊脚石又很多,其中最大一块怕是一己私欲。
我认为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是因为人性的存在,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同理心、慈爱、怜悯、宽容。近些年常常听到有“人”叫嚣丛林法则、狼性文化,我认为真应该把这些“人”扔到原始森林里去宣扬他们的理论,等被野生动物围住的时候这帮“人”恐怕就会想起人类文明的好了,所以在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人类社会里喊丛林法则,这是扯什么犊子呢?
很多残疾人和老年人不出门、少出门或者错峰出门是怕给别人添麻烦,这是情不是理。不应该有人把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做法当成理所应当。
对于残疾朋友我们应该予以尊重、理解和帮助,人生本已不易,传递善意总好过恶性横生。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积少总会成多。
-
上一篇
AV资源网 -
下一篇
日本色片网站 MBA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