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批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60个大模型推荐名录发布
7月30日,由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AI泉城”赋能行动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对接活动,在浪潮集团举行。现场,济南市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发布,共计100个;济南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荐名录发布,共60个。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济南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孙志强表示,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关键,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各方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应用导向,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南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入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把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全市十三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培育,取得明显成效。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王冲鶄表示,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82亿元,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评估显示,济南位列2024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第八位。
算力方面,济南算力规模位居全省首位。算法方面,济南纳入全省重点监测范围大模型企业62家,占全省总数的45.6%,11个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45个大模型通过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均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应用方面,累计征集和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700余个、解决方案800余个。政策方面,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和50亿元专项基金,全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的价值,终究要落到场景应用上。会上,济南市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发布,首批共计100个场景需求。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发布的首批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涵盖农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7大领域,涵盖面广、针对性强。
其中,工业领域28个、公共服务领域24个、生活服务领域20个,是需求规模较大的三大领域,是能形成强大带动效应的“引擎”——工业领域的生产优化需求将带动AI在设计、检测、生产等全流程落地,催生出适配制造业升级的智能解决方案;公共服务领域的效率提升需求会推动AI在政务、应急等场景深度应用,倒逼服务模式创新;生活服务领域的品质升级需求则将加速AI与医疗、教育等行业融合,让技术真正惠及民生。
本次清单发布为济南各行业提供了利用人工智能解决痛点、难点问题的契机。下一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邀请企业根据清单需求,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济南广泛应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项目。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批推荐名录的60个大模型,来源于国家网信办新增备案的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产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重点监测大模型产品以及入选省级典型应用案例的产品。
从此次发布的大模型行业分布看,工业领域持续领跑,共15个,占比25%;数字政府领域11个,占比18.3%,新增政务大模型、公共安全等场景;农业领域8个,占比13.3%;医疗健康领域6个,占比10%,新增中医、传染病监测等特色方向;交通、司法、传媒、能源、金融等其他领域共计20个,占比33.3%。
龙头企业持续领跑,形成系列化创新矩阵。浪潮集团旗下大模型实现“量质双升”,共有20个产品入选本次名单。其中,浪潮软件科技的焱宇基层治理大模型在济南12个区县政务服务中心落地,事项办理效率提升40%;浪潮智慧供应链的灵睿大模型服务30余家制造业企业,订单响应速度缩短35%等。
行业渗透纵深拓展,大模型应用百花齐放。山大地纬的地纬政策问答大模型已为2000余家企业服务,政策匹配准确率达91%;神思电子的城市能源大模型,有效提升了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山东省计算中心的扁仓中医大模型收录5000余个经典方剂,已在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用,中医诊疗效率提升30%。
新兴领域实现突破,跨界融合场景扩容。中国移动齐鲁创新院的智法系列大模型覆盖合规管理、案件管理等场景,已在济南高新区法院试用,文书处理效率提升50%;浪潮智稷农业大模型结合麦港农业数字大脑,为德州、聊城等地20万亩农田提供精准种植方案,亩均增产8%。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相关专家带来了精彩分享,为参会者呈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推介环节,中移齐鲁创新院、浪潮云洲、神思电子、华为等企业分别展示了各自在 AI+行业应用、大模型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身智能生态体系、云AI应用方案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此外,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还推介了金融助力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案例。
神思电子技术研究院院长田钿告诉新黄河记者,在这场供需对接活动中,神思电子作为供给侧,更贴近于客户的需求,把更多的力量精准地投入用户更需要的场景研发中,希望后续能更多参与这种活动,为济南更多的企业服务。
“人工智能已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场景比较关键,能够深度拉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济南此次发布的场景都比较关键,有一些工业制造场景我们可以深度参与,我们将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服务为抓手,进一步赋能产业发展。”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李明明表示,此次活动有大模型的供给,有场景的需求,产业链实现闭环,供需对接达到了一定效果,比较有意义。
当前,济南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正沿着“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应用”的路径发展。按照计划,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持续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融合应用和产业发展。强化场景牵引,加快重点领域场景开放,推动试点示范与复制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