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照亮青少年创新之路

科学教育 29
  5月6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新疆赛区)博州赛点在博乐市第九中学开赛。来自全州7所中学161支队伍、322名选手参加比赛。   本次比赛以“未来太空车”为核心命题,紧密围绕“智慧·安全·环保”的主题,着重提升青少年的发现问题、解决及动手实践能力。比赛鼓励学生们运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面向未来进行创意实验设计,展现他们的科技才华。   赛场上,选手们精神饱满、沉着冷静,按照指令和要求,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不断挑战障碍物高度,展开精彩比拼。

  5月6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新疆赛区)博州赛点在博乐市第九中学开赛。来自全州7所中学161支队伍、322名选手参加比赛。

  本次比赛以“未来太空车”为核心命题,紧密围绕“智慧·安全·环保”的主题,着重提升青少年的发现问题、解决及动手实践能力。比赛鼓励学生们运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面向未来进行创意实验设计,展现他们的科技才华。

  赛场上,选手们精神饱满、沉着冷静,按照指令和要求,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不断挑战障碍物高度,展开精彩比拼。

  博乐市第一中学九年级(2)班的参赛选手张子萱告诉记者,他们为迎接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包括参赛辆车的改装、拼装、调试和修整等。“非常开心能取得满分的成绩,也希望复赛我们继续努力,为学校争光。”张子萱说。

  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高一(2)班赛菲娅·吐尔逊买买提说:“通过比赛,我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虽然比赛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我会继续努力。”

  博州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洪斋说:“通过举办比赛,以赛促进,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普创作,培育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关注前沿科学技术,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为培养人才筑牢根基。”

  图:王线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携手专家团队走进我州学校,举办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公益日活动,为各族学生开启一场科技探寻之旅。

  活动首站来到博乐市第一中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研究员、首席专家张风春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知识讲座。张教授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保护方法。同学们与专家积极互动交流。“我一直对生态系统很感兴趣,听完张教授的讲座,我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博乐市第一中学八年级(7)班学生孙世博说。

  4月29日,温泉县初级中学的初三化学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实践正在展开。化学老师赵红玲借助AI软件“豆包”,对学生们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时评价。这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融入基础教育,开启“智慧教育”全新篇章的鲜活画面。

  在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只需通过语音输入实验方案,AI系统便能即刻完成“智能批改”。它会从科学性、安全性到创新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诊断。赵红玲老师在现场同步演示如何通过指令调用AI功能,引导学生理解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学生王文章在体验后表示:“AI不仅能精准指出我们实验方案中的疏漏之处,还能指导我们进一步完善方案。课后用AI评价作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我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