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课文板书设计

人工智能‌ 75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敦煌壁画》 1、(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2、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板书:敦煌 谈话:“敦,大也;煌,盛也。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敦煌壁画》

1、(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2、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板书:敦煌 谈话:“敦,大也;煌,盛也。

3、第五单元:故宫 2青花 2陆羽与《茶经》 2敦煌壁画 2编钟 第六单元:2窃读记 2理想的风筝 2校园交响曲 2我们上路了 就是这些了,望采纳。

第18课《莫高窟》教学设计与反思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其中有神态安详的卧佛,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游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那宏伟瑰丽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轻拨银弦,漫天遨游的飞天,更是把游客如同带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一般。 莫高窟的藏经洞曾藏有各种珍贵文物,但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部分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部分经卷。

2、第18课 昌盛的 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佛教和道教产生的时间、传入路线及基本教义,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学习司马迁生平及其编撰的《史记》的内容特点,了解什么叫纪传体。 学习秦陵兵马俑的发掘情况及意义,想象秦陵兵马俑的阵势和设计原因。

3、品析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把方法运用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理解掌握语文知识点,实实在在地利用文本进行双基的训练。教学难点:再现莫高窟彩塑、壁画的生动画面,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说教学程序设计为了能达到自己预订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4、课《莫高窟》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从 全篇看,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首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最后总括全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课件【三篇】

1、【篇一】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课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2、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甘肃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3、第一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第二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第三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壁画。第四段介绍了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物。第五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地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4、第一段: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是一处由众多洞窟组成的佛教艺术宝库。这些洞窟依山崖而建,错落有致,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戈壁滩上。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这些古老的洞窟上,整个莫高窟便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5、莫高窟中的壁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飞天。她们姿态万千,令人赞叹不已。有的飞天舒展双臂,如同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轻盈,仿佛随时能翩然落下。有的则手持玉箫,悠扬的音乐似乎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给这古老的洞窟注入了新的活力。

6、地理位置 具体介绍 价值 第一部分(1):写第三部分(5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还有夸张。

小学三年级语文《莫高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1、【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莫高窟》原文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古代无数无名工匠创造的艺术宝库。在保留下来的492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2000多尊,各种壁画45000多平方米。敦煌的塑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2、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石窟492洞,如蜂窝般开凿在鸣沙山东麓(lù)的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其中有神态安详的卧佛,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游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

3、课文《莫高窟》的教学反思1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藏经洞,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课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语言优美,有鲜明的特色,很值得细细品读。

4、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莫窟》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5、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板书:敦煌 谈话:“敦,大也;煌,盛也。

6、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篇1 没有图片,没有书,我只好在黑板上书写了《黄山奇石》一课。一想到这么美的景色学生没有办法看到,我心中总是不能平衡。学校有这个课件,我记得还应该不错的,可是找不到了,多媒体教室这几天练节目也造得不成样子,所以只能让学生在枯燥的文字中感觉了,我想他们感觉不到什么了。

《敦煌莫高窟》精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了解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性。- 掌握并理解重点词句。- 能够背诵课文第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第5两段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利用图片和幻灯片导入,引导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兴趣。- 通过朗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敦煌莫高窟》课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5段的意思。 能背诵课文第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5两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敦煌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激趣揭题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创造的奇迹,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与四大名窟。四大名窟包括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其中,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是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板书设计: 彩塑(精妙绝伦) 1莫高窟 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 教学反思: 抓规律性语文,入“意”入“言” 课文中“规律性”语言现象主要是: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承上启下,结构清晰。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