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智能?武汉市在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

人工智能‌ 34
  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1956年,约翰·麦卡锡、马文·闵斯基、克劳德·香农等科学家在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为期两个月的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系统讨论了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可能性。会议确立了AI的研究框架,因此1956年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元年”。

  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1956年,约翰·麦卡锡、马文·闵斯基、克劳德·香农等科学家在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为期两个月的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系统讨论了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可能性。会议确立了AI的研究框架,因此1956年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元年”。

  自从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后,无数科学家和机构从技术创新到理论体系的建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这个漫长的历史中,2022年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2022年11月美国OpenAI机构(公司)发布了建立在自注意力机制架构(transformer)上的、具有聊天功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GPT,开创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引起了世界各界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巨大的反响。2023年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这已是“人工智能+”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部地区科教大市武汉市的人工智能发展情况怎么样了呢?根据不久前的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正式发布《2025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库》,数据显示,2024年,营收亿元以上企业172家,同比增长57.8%。该企业库的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企业共有大型企业72家、中型企业351家、小型企业749家、微型企业154家,企业总数量为1326家。这里面的中小微企业占所有人工智能企业的94.6%,是武汉人工智能企业的主体。这其中营收亿元以上企业172家,高新技术企业1017家,上市企业29家,其中东湖高新区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市总量的55.7%。

  武汉市人工智能的具体发展数据如何呢?截至2024年,武汉市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700亿元,近三年年增速超过30%。其中,营收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72家,其同比增长了57.8%‌。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达到了1017家,其同比增长了36%;国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为121家,其同比增长了53.2%;上市企业为29家,独角兽企业共11家,潜在性的独角兽企业8家‌。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东湖高新区和洪山区‌。其中东湖高新区拥有738家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市总量的55.7%,形成了以光谷为中心的创新集群产业效应‌。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称“中国光谷”,同时也是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该区域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和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拥有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正是因为东湖高新区的这种高密度的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为该区域的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东湖高新区还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定了多项政策来促进人工智能(包括光芯屏端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目前的武汉市在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呢?在2025年福布斯中国AI50强榜单中,武汉共有9家企业上榜,位列全国第四‌‌名。武汉的这9家上榜企业中,包括武汉紫东太初、达梦数据、兰丁股份、声通科技、数传集团等5家企业还入选了TOP50主榜单里,其余4家企业分别进入创新场景、创新技术、新锐企业等子榜单‌里。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强大的创新生态和政策支持。东湖高新区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聚集地,已经集聚了5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2024年的产业规模达到了700亿元,已经形成了从芯片到算力、从大模型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