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炮兵副师长叛逃台湾罗瑞卿及时出手结局如何

娱乐新闻 15
  1957年12月17日凌晨,一艘渔船趁着夜色悄悄地从厦门出发,驶向对岸的金门。在两岸关系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守卫金门的军队竟然没有开火拦截,反而让这艘渔船顺利停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船上的人早已与台湾方面取得联系,他准备叛逃到大陆,成为我军的叛徒!这个人名叫张清荣。   张清荣绝非普通老百姓,若是普通百姓,金门守军也不会理会他。他是一名军官,担任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的副师长,军衔不低,身份十分特殊。   张清荣1938年参军,加入八路军,经历过残酷的抗日战争洗礼。抗战结束时,他已经升任营长。在解放战争期间,组织为了增强炮兵力量,开办了炮兵培训班。凭借出色的表现,张清荣被选送去接受炮兵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他被分配到炮兵部队服役。新中国成立时,他已升为炮兵师团长。

  1957年12月17日凌晨,一艘渔船趁着夜色悄悄地从厦门出发,驶向对岸的金门。在两岸关系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守卫金门的军队竟然没有开火拦截,反而让这艘渔船顺利停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船上的人早已与台湾方面取得联系,他准备叛逃到大陆,成为我军的叛徒!这个人名叫张清荣。

  张清荣绝非普通老百姓,若是普通百姓,金门守军也不会理会他。他是一名军官,担任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的副师长,军衔不低,身份十分特殊。

  张清荣1938年参军,加入八路军,经历过残酷的抗日战争洗礼。抗战结束时,他已经升任营长。在解放战争期间,组织为了增强炮兵力量,开办了炮兵培训班。凭借出色的表现,张清荣被选送去接受炮兵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他被分配到炮兵部队服役。新中国成立时,他已升为炮兵师团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张清荣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作战。战争结束时,他已升任炮兵师副师长。从普通士兵到副师长,张清荣仅用了16年,展现了卓越的个人能力和组织的高度重视。

  当时,授衔制度严格,每一条标准都有明确依据,军官们普遍认可自己的军衔,唯独张清荣例外。

  他认为自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均立下战功,并且参加过朝鲜战争,理应获得更高军衔。他预期自己应得中校甚至大校军衔。然而,一些昔日战友获得了更高军衔,这让他心生不满,愈发郁结。

  由于不满和失望,张清荣逐渐抛弃了信仰,丢掉了革命者应有的优良作风。生活上,他开始奢侈浪费,大手大脚花钱;工作中,也出现了腐败行为。

  1957年,国家经济面临巨大困难,为了共度难关,政府决定降低干部工资和生活补贴。张清荣的月薪因此减少。

  工资缩水,生活水平下降,对于习惯挥霍的张清荣来说,极其难以适应。这时,他已被“糖衣炮弹”腐蚀,不愿回到曾经艰苦的日子,开始设法改变现状。

  有一天,张清荣在舞厅喝酒时结识一位朋友,对方向他详细介绍台湾的生活条件,称那边生活优渥,尤其军官待遇远胜大陆。朋友的话让张清荣心生向往,激起了叛逃的念头。

  随后,朋友凑近张清荣耳边悄声说:“台湾非常欢迎你这样的人才,待遇比当地军官还优厚!”他还列举了具体案例。

  朋友的话让张清荣心动不已,他坦言:“现在生活太苦,我受不了。我想偷偷去金门,只是担心没有接应,上岸前可能会被守军开枪打死,掉进海里。”

  朋友随后将他带到一个僻静处,承诺:“如果你愿意,我能帮你安排保证顺利过来。你是副师长,到了那里肯定重用!”

  张清荣当时已彻底丧失信仰,欣然答应。分别时,双方约定一个星期后晚上九点碰面,届时详谈具体方案。

  期待中,时间飞逝。张清荣如约来到约定地点,朋友也准时出现。朋友告诉他:“我已经安排妥当,12月17日凌晨你乘渔船去金门,守军不会开火,你可以顺利登陆。”

  12月17日凌晨,张清荣谎称要乘渔船视察港口,成功借到一艘渔船。借助夜色和浓雾,他悄悄向金门划去,并在天亮前顺利登陆。

  两天后,高炮63师发现张清荣失踪。经过调查,证实他叛逃。此事严重,63师立即报告军委。得知消息的伟人极为愤怒,迅速召见公安部部长,要求严肃处理。

  台湾方面不仅授予张清荣炮兵上校军衔,还赠予大量黄金奖励,且将其作为宣传叛逃成功的典型,以吸引更多人员叛变。

  刚到台湾,张清荣确实享受了一段安逸生活。但两个月后,他察觉异常:虽被授官,但仅是空职,毫无实权,日常只需写写材料和总结;更令他不安的是,每次出行总有人暗中尾随。

  这“跟踪”是台湾保密局安排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尽管叛逃,台湾仍然对他不完全信任,担心他是假投诚的间谍,毕竟早期在此类事务上损失惨重。

  台湾为验证张清荣身份,派遣一名携带电台的特务秘密潜入大陆调查。不料,特务刚进入内地便被公安部发现并抓获。

  台方收到情报,震怒异常,立即下令逮捕张清荣。与此同时,他的某些行为也间接导致了自己命运的急转直下。

  到了台湾,张清荣发现生活与想象大相径庭,开始希望返回大陆。他多次发表两岸和平言论,参与各种统战工作,试图借此实现回归。

  当特务搜查张清荣住所时,发现大量他手写的报告,内容涉及如何实现两岸统一、内地政策及生活状况等。

  台湾方面见状,更加确认他是潜伏的间谍,假装叛逃者。最终,1958年12月,张清荣被处决枪毙。

  张清荣原本前途光明,却因思想腐化走上叛逃道路,最终自食恶果。对叛徒,人人痛恨,他的结局也只能是咎由自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