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高度重视,把落实十八部门《意见》作为“科教融汇”,服务科技工作者助力课内课外科学教育融合,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是系统部署发动。连续三年联合教育部发布动员,2021年发布《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发动全国科技馆、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工作者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四大系统,开展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进校园、科教资源进校园、科技活动进校园、学校学生进科技场馆和教师科学素质提升五大行动。2022、2023年发布推广创新后备人才发现、培养模式通知,部署开展省级“英才计划”和高校科学营。近期,中国科协提出将“青少年创新后备力量培育”列为2024年科协系统31项重要任务之一。
-
-
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命运,重塑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演进,科技教育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对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这是习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的重要指示。
-
黎静华,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曾于2014年前往丹麦奥尔堡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兼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广西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10项,成果获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以及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广西一等奖,教学成果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荣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广西首批勤廉先进个人、广西青年五四奖章、广西三八红旗手及自治区模范教师等荣誉。
-
月,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一年来,围绕习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术界深入开展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教育部等有关部委积极推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政策转化,各地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举措,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开局起步。本文立足基础教育领域,系统梳理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我国在理论研究、政策举措和实践领域的新进展,并面向未来提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亟须关注的重难点。
-
(300857)大涨11.29%,收盘价创下历史新高,A股市值达到443.03亿元。最新收盘价与近3年低点相比,该股最大涨幅超11倍。 集多重热门题材于一身,如算力租赁、AI眼镜、英伟达概念、存储芯片、人形机器人、AI智能体等。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44亿元,同比增长38.18%,其中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营收达到12.21亿元;实现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20.76%。 据新华日报消息,近日,江苏省药监局核发了全国首张应用技术生产药品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在3D打印技术药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上迈出关键一步,极大鼓舞了3D打印技术医药企业继续创新发展的信心。
-
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很多讨论,并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比如有人认为这是“中英关系解冻的又一个迹象”,“政客”杂志欧洲版则表示,如果英国让中国和美国走到一起,那将是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这些都是从国际关系或地缘政治视角的解读,坦率地说,这些解读有些偏于狭隘了,或者说格局有点小了。尽管AI主要是一个科技话题,但英国办的这个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些都将成为接下来该会议取得成果的障碍和限制。
-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9月4日表示,中国科学院在做好科技创新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明确提出要做科普工作的“国家队”,重点开展“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 中国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于9月1日全面启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周德进回答媒体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在科研资源科普化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主要做好组建队伍、建设阵地、开展科普创作、组织科普活动和建设传播平台等五方面工作。
-
九月的金陵,硕果累累。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于9月6日在南京科技馆举办,通过多元实践展现科普与科技融合的江苏样本,为公众搭建起触摸前沿科技的立体桥梁。
-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根基,深刻感悟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与艰难险阻,淬炼“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过硬工作作风,8月28日,科研处、期刊管理中心联合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赴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观看《红飘带・伟大远征》全域行浸数字艺术体验活动。
-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回望“十四五”以来福建教育事业发展的壮阔图景,以全国“最美教师”廖红为代表的一批教师典型如璀璨星辰,以课程创新为支点,以科教融汇为路径,在实验室、田间地头、课堂机房里,用各自的坚守与创新,搭建起教育筑基、科技赋能、人才成长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既要让论文写在期刊上,也要让技术长在土地里。”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的这句话,道出了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深耕根系生物学研究30年,她既是实验室里的“女科学家”,更是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用科研成果架起教育、科技与乡村振兴的桥梁。
-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