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南京科技馆内光影流转、笑声阵阵,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研学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展厅中央的演示台前,讲解员正手持操控设备,为大家演示机器人的灵活动作。随着指令发出,人形机器人精准地做出拟人化动作,引得孩子驻足观看。 南京市金陵小学学生 王沫藜:我今天看到了一个全息蓝牙音响,它可以把画面和歌词体现在玻璃框上。希望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生活。
-
-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此背景下,探索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实践路径,加强各学段科学教育的衔接和协同,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深化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始终秉持“科学育人,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从机制领航、课程创新、资源整合三个方面衔接融通,系统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科学教育体系与实施路径,以期为推进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
北京暂停旅游最早公告时间是,2021年10月北京暂停跨省旅游 1、北京暂停跨省旅游的最早公告时间是2021年10月22日。2、月23日至3月3日,祈年殿、圜丘、回音壁景点及丹陛桥南部区域暂停对外开放;2月26日12时至22时,丹陛桥暂停对外开放;3月1日至2日,天坛公园全园暂停对外开放。已预约购买上述时段门票、联票或景点票的游客,请通过原购票渠道办理退票业务。请游客和市民朋友们提前做好出行安排,感谢大家的理解与配合。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促进医养结合发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支持专业梯次设置。引导和支持本地职业本科学校等设置医养照护与管理职业本科专业,并作为贯通培养专业,鼓励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高职专科专业毕业生报考。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
-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0日电(李佳佳)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智惠园丁:乡村未来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智惠园丁”)开展为期5天的“智惠园丁 · AI创课工坊”2025年数字赋能教学设计与应用实操培训。 本次“智惠园丁”发起的培训充分利用了“智惠教室”的硬件资源,创新采用“硬件赋能+素养提升+实践转化”的核心模式,通过专家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提升参训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应用实操能力,成功将数字工具和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出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
吉林疫情4.17通报 1、吉林大学:已就业占比313%,国内升学438%,出国占比17%,升学合计455%;不就业占比42%,待就业占比88%。东北大学:与吉林大学相比,升学比例和就业比例在2022年非常接近,但“不就业的比例”明显低于吉林大学。结论:从两校的数据来看,升学比例和就业比例在2022年相近。2、吉林大学:已就业占比313%,国内升学438%,出国占比17%,升学合计455%;不就业占比42%,待就业占比88%。东北大学:相关数据未直接给出具体百分比,但整体上与吉林大学非常接近。结论:升学比例和就业比例两校在2022年基本接近,但吉林大学“不就业的比例”几乎是东北大学的2倍。
-
2020年,富平县作为样本县,参加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德育状况和科学学习质量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富平县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科学成绩平均分均高于陕西省和全国均值。富平县经过深度调研、扎实剖析、认真总结,形成以下工作经验。 富平县委、县政府在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中,按照标准设置了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地理教室、科技活动室以及小学科学实验室、科技活动室,同时建成创客教室20余个。物理学科配备了计量类、分离类等六大类常规性实验器材,力学、电学、磁现象、简单机械四方面教学设备,磁吸式光学、电学演示箱等演示器材。生物学科配备了标本类、模型类等五大类常规性实验器材,以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器、传感器通用无线发射模块及高温、光强、心电、湿度、心率、电导、浊度、快速温度传感器等信息化实验设备。地理学科配备了各类运行仪、地球仪、天球仪、演示仪、地形地貌模型(挂图)及月球模型等地理教学仪器。小学科学配备了人体结构实验箱、生命科学标本实验箱、建筑结构实验箱及宇宙科学实验箱等20余类实验器材。
-
科学课程是实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科学学习质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安徽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夯实科学教育根基,有力提升了我省中小学学生科学学业水平。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四、八年级科学成绩平均分及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与2017年上一轮科学监测相比均有提升。研究表明,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学业进步明显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课程落地落细需要刚性制度保障。我省在省级政策层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科学课程设置。省教育厅统筹规划,出台了《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行动计划》《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关于做好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相关工作的通知》《安徽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条例》《关于调整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对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实验室建设、实验人员配备、实践活动开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教育厅基教、教研、督导等部门通过中小学开学检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等活动多次到各地检查各项规定执行情况;部分地区定期开展教学视导,教研员、督学深入一线科学课堂进行随堂听课、跟踪调研,随时了解掌握学校科学课程开设、实验室建设等情况,确保各项政策执行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