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方面,人工智能ETF盘中换手4.84%,成交1.51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6日,人工智能ETF近1周日均成交2.69亿元。 规模方面,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31.42亿元。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人工智能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227.70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8846.98万元。 截至8月6日,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68.41%,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74/2949,居于前5.90%。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6日,人工智能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3.9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94%。
-
-
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近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由中山醫院承擔建設“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醫療領域臨床醫學科研方向)”的任務。該基地以“聚焦臨床科研、破解行業痛點、構建生態標杆”為核心定位,致力於打造覆蓋“研發—測試—驗証—應用”全鏈條的創新支撐平台。 基地將建設國產化算力支撐平台,通過自建微調/推理算力集群,嚴格保障隱私數據“不出域”,為安全高效的數據處理與模型訓練提供堅實基礎。基地將打造全鏈條模型服務體系,以國產自主可控的基礎大模型和AI框架為底座,構建涵蓋模型工程、Agent(智能體)工程、AI資產管理在內的全流程服務能力。開發開放工具鏈,打造模塊化應用開發組件,提升醫療多智能體系統構建效率,並向行業開放共享。
-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阐述了其“个人超级智能”愿景,旨在开启一个由AI驱动的“个人赋能新时代”。为此,Meta已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并招募顶尖人才,以实现让每个人都拥有个人超级智能的目标。 该愿景旨在赋予每个人更大的自主权,将技术引向个人选择的方向。对Meta而言,其在AI上的巨额投入已初见成效,Q2财报显示AI正成为真实的收入驱动力,缓解了投资者的担忧,并推动了盘后股价大涨。 扎克伯格认为超级智能的开发已“指日可待”。此举是在Meta经历一次“不甚成功的元宇宙转型”后,将公司焦点重新放在人工智能上,并与OpenAI、谷歌等巨头竞争的背景下进行的,以兑现其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
时间)发布GPT-5。从OpenAI官网能看到GPT-5的图标已经确认。目前有三个版本:GPT-5、GPT-5-mini和GPT-5-nano。其CEO公开表示,GPT-5“在几乎所有方面比人类更聪明”,尤其在复杂任务(如编程、科学问题解析)中展现出接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潜力。近期大模型持续更新,AI产业链投资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内来看,近期华为宣布为其昇腾AI GPU开源其CANN软件工具包,支持用户自主的深度挖潜和自定义开发,加速广大开发者的创新步伐。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开放,更是中国AI产业争夺全球话语权的关键落子——以开源破垄断,以生态聚合力。短期看,它激活了国产算力全产业链;长期则可能重塑AI底层架构竞争规则,推动中国从技术跟随者转向标准制定者。若开发者生态持续繁荣(目标3年内达50万开发者),CANN或成全球AI“第二极”的核心枢纽,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确定性动能。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如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怎样应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如何有效应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挑战?这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从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石上发力,即算料、算力、算法。”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委员表示,算料方面,需要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开放共享的多模态数据标准和大数据中心,构建合理高效的知识图谱;算力方面,需要构建统一的算力调度平台,避免政府和企业无序投入;算法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发挥新型制作用,开展关键技术集中科研攻关。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助手,还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数据分析工具,AI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普通人而言,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既感到兴奋又不免有些焦虑。搜狐简单AI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让每个人都能轻松驾驭AI技术,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也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很多从事文案撰写、数据分析、设计工作的人,都曾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AI取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AI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辅助人类工作,而不是取代人类。通过合理利用AI工具,我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和战略性的工作中,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
近日,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山东省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创新应用对接活动在济南成功举办。山东各市工信部门,省有关高校、行业协会,规模以上装备企业等近300人参加对接活动。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将其作为19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专门印发《山东省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并配套制定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装备产业是山东的重要支柱产业,营收规模超过3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人工智能赋能的关键领域。
-
人形机器人“半马”热度未减,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又给机器人搭建了新的舞台。 5月8日,展览面积扩容至约5万平方米的科博会开幕。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多款机器人在展台上演示“十八般武艺”:天工LITE机器人绕场小跑、优必选Walker S1机器人搬运装有重物的箱子、按摩机器人给趴在床上的人体模型捶背,智能柔性充电机器人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智慧型引导运输车(IGV)充电…… 本届科博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展区展出了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AI大模型一体机等前沿科技产品,吸引观众围观“打卡”。
-
2025年1月下旬,DeepSeek横空出世,各行各业都雷厉风行地引入,文博界也不甘落后。其实早在一年前,我所在的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就召开过有多省市多单位参加的AI考古专题研讨会。今年1月,我又参与了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等发起召开的“人工智能在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前沿应用”大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50多家机构、150名专家济济一堂,所发表的论文几乎涵盖了你能想象到的每个方向。据我所知,这两年河南、江苏、湖南、上海、北京的一些博物馆,在AI应用上也十分积极。再往前追溯,2020年就有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士组队并带头下场做AI考古试验。以上这些单位和团队的行动,在那些认为文博行业只会玩“老古董”的人看来,是在赶时髦。但其实就全世界范围来看,文博人一直都是紧跟科学前沿、“敢为天下先”的一个群体。何以见得?世界上第一封跨洋电子邮件就是在博物馆里发出的;世界上第一个3D打印实物,也是最早在博物馆被打印并展示。
-
中国日报网5月14日电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AI)的集成载体,吸引着全球目光。近年来,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以惊人速度崛起,不仅能完成翻跟斗、半程马拉松等复杂动作,还展现出多样化的应用前景。 路透社文章称,受益于DeepSeek等本土人工智能企业的卓越表现以及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中国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正引领制造业新革命,加速迈向全球制造业的未来。 文章作者在上海郊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仓库内实地采访时看到,数十台人形机器人正由操作员精准操控,循环执行折叠T恤、制作三明治和开门等任务。这些机器人每天运行17个小时,目标是生成海量数据,供其所有者用于训练机器人。
- ‹‹ ‹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