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商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随着大模型的持续进步以及中国科技公司在生态、场景落地等方面的探索,AI正在从单点的技术进步迈向更广泛的生产力落地阶段。AI带来的产品形态、生产效率的改善已在广告、游戏、管理软件、智能汽车等领域改变了具体的产品形态或行业格局,为行业创造新的价值。推荐投资人持续关注AI生态扩张、应用落地为细分行业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
-
入选理由:2025年8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目前,公司正在开发基于智能问答大模型的智能知识管理、智能数据分析和智能辅助决策工具,并已完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规划,预计将于下半年启动实施。该大模型主要用于公司内部专业知识与流程的快速输出、公司生产运营管理的辅助决策、外部用户的仪器应用方案检索与自动化生成和常用故障排查等,将有效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公司涉及的其他概念:信创、海洋经济、土壤修复、宠物经济、预制菜概念、新能源、职业教育、新材料、粮食概念、食品安全。
-
8月19日,广州花都区举行2025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大赛颁奖仪式暨成果展示会,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这场以聚焦政务提效、产业发展、服务惠民为三大核心目标,历时100天,70多个单位2000多名干部参与的赛事完美收官。 创新案例赛:21个单位带着“AI+”案例同台角逐,覆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前沿科技四大维度,教育、医疗、智慧、交通等12大具体场景。
-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7月2日刊登题为《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帮助构建合成蛋白质》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制造生物燃料脏乱、低效且昂贵。必须种植、收获和加工大量玉米、大豆等作物,然后才能利用这些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缓慢积累的能量。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IPD)的纳特·恩尼斯特认为,合成蛋白质可以提高回报率。 恩尼斯特的目标是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机制:首先简化并扩大它的范围,让其能够利用自然偏好的红光和蓝光以外的光。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恩尼斯特和他的同事计划对使用所捕获能量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用它来产生碳氢化合物而不是糖。
-
近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玉融数炬・红途青行社会实践队以数智赋能红色路,青春筑梦罗汉里为主题,赴福清市罗汉里闽中游击支队旧址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探访革命老区、观摩红色文物展陈等形式,系统梳理罗汉里红色历史脉络,全面考察乡村振兴发展现状。活动期间,队员们深切感悟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重点围绕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展开专题研讨。结合大数据分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智慧,彰显新时代青年学子以科技之力赓续红色血脉、以数字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
功率密度的提升,液冷技术因散热效率高、能耗低成为服务器散热的主流方向,带动了液冷服务器板块的整体活跃。 市场资金关注:液冷技术被市场视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关键解决方案,相关题材受到资金的关注,推动了板块的持续走强。大元泵业作为液冷服务器概念的龙头,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公司基本面:根据2025年8月14日的公告,液冷温控业务为公司原有业务,2025年一季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约160万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0.43%,对公司报表影响小,业务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钟南山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近年,我向中央提议建设国家实验室,以应对下一个X疾病。X疾病是什么?任何人都不知道,但我们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可以预测到可能是哪些。未来10年可能在医学上是一个极大变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很多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谁现在不抓住人工智能,再过几年就会落后。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要学会把人工智能应用到本专业中。但同时,人工智能代替不了医学人文,代替不了医患的沟通。人工智能是在技术上解决问题,但难解患者的心理焦虑。一个人得病,他一定会心理得病。心理状态,对于疾病向恶化还是向改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要解患者的“心病”,需要医生来交流。医生救的不是病,而是人。
-
AI服务器、大模型训练等场景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华胜天成作为“算力基建”概念的代表,受到游资的追捧。 公司预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2亿~1.8亿,同比暴涨148%~172%,虽然主要靠投资收益,但市场认为业绩好转是股价上涨的催化剂。 最新(8月18日)两融余额为13.6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3.62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2899.55万元,环比下降2.08%,近9日累计增加3.00亿元,环比增长28.30% 。
-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近期,相关部门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智能体等展开系列部署。与此同时,业内企业也积极推动工业智能体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当前,工业智能体正成为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8月19日对外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突破工业智能前沿技术等多项部署。 不仅地方积极推进,部委部署也紧锣密鼓。日前召开的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座谈会在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时明确,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
-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引发全球对其潜在存在风险的深刻思考。2025年7月,布鲁金斯学会发布文章《人工智能的存在风险是真的吗——我们该如何应对?》(Are AI existential risks real—and what should we do about them?)文章围绕通用人工智能与超智能的发展前景、技术瓶颈及对齐问题展开探讨,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模型在长期规划、因果推理等方面的局限性,并警示递归式自我改进可能带来的失控风险。启元洞见编译核心内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 ‹‹ ‹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103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