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业潜力。但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保障技术安全、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国际合作,成为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
-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这表明,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被视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为什么是“人工智能+”?因为它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断进化,能提升效率、催化创新、重构资源,创造新的产业形态,且具有普惠性,这些特点是一般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有强大的渗透性和融合性,通过数据处理、自主学习与场景适配的深度融合,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造升级,同时催生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人工智能正重塑国际竞争格局,我国将其置于战略核心,就是要抓住机遇,抢占先机。
-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经查,王一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结交政治骗子,对抗组织审查;违背组织原则,隐瞒不报家庭房产情况,在组织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并收受财物;违规收受礼金,接受私营企业主低价装修,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权色、钱色交易;道德败坏;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土地开发、项目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政府都在想办法规范其应用。最近,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最终版《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帮助企业更好地遵守监管标准,推动AI技术健康发展。 这份准则由13位独立专家组成的团队开发,并采纳了超过100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参与者包括AI开发者、学术界、民间组织、版权持有者以及安全专家等。通过广泛的征求意见,确保了准则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在全球AI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欧盟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AI系统的安全性与透明度,还能够增强公众对AI技术的信任。对于企业来说,遵循该准则可以减少法律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
-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影片中,《聊斋:兰若寺》《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等多部国产动画电影,以奇幻的想象、优美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引发观众共鸣,在大荧屏上呈现出动画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其中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这一新工种。 “近两年,AI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从业已有14年的李鑫涛说。
-
凌晨三点的某半导体工厂,暖通机房的冷泵突然发出异常嗡鸣。值班工程师的手机即刻弹出智能异常告警:“3 号冷泵轴承磨损,建议切换备用机组,预计处置时间8分钟”。而在两年前,同样的故障曾让产线 AI助手进化论:从帮你做到替你做的史诗级跨越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前段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异常激烈,多款车型纷纷“直降”数万元,一时间引发大量关注。 而价格层面的“内卷”对企业未必有益,反而会产生恶性竞争,但在技术领域,这种“内卷”式竞
-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世界。2025年,随着ChatGPT-4o等先进AI模型的推出,全球AI市场资本化规模已突破184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了近10倍。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及其团队精心编撰的340页《人工智能趋势报告》(Trend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一变革性技术的全景图。报告中引用的全球AI公司数量达70,000家,美国一家就占25%(17,500家),这些数字背后是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资本的疯狂涌入。
-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国残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耳与听力健康领域应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耳与听力健康水平。 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耳聋和听力损失带来的困扰日益显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为解决听力损失提供了新思考和新路径。一方面帮助各类助听产品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另一方面也会对耳与听力健康领域管理和服务体系带来变革。比如针对已经听力减退或损失的人群,近年来的多款国产智能助听器都尝试了“AI+助听器”的新模式,用更低的价格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在干预阶段,也有很多实验室聚焦于听力测试和助听器验配,借助AI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在不降低听力测试效果的基础上,为大规模快速听力筛查提供了可能。
-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业潜力。但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保障技术安全、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国际合作,成为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与人工智能(AI)强强联手的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方式拓展人类能力的边界:它们既能胜任高危复杂的特殊任务,又能深入人类难以触及的极限环境。从养老院的温馨互动到考古现场的精细作业,从灾区的紧急救援到下水道的艰难排查,这些钢铁身影正在重塑人类的工作方式。
- ‹‹ ‹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