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第3页
  • 江南水务: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江南水务: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证券日报网讯  江南水务7月3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公司深化智慧水务2.0管理系统建设,构建全方位的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在污水处理业务中,采用“智慧排水”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网络和移动应用与水务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数据化监控和智慧化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公司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打造“零碳水厂”等示范项目,加快企业生产运营标准体系建设、标杆水厂建设,支持厂、站向绿色低碳转型。

  • 施耐德电气首席人工智能官:AI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变革

    施耐德电气首席人工智能官:AI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变革

      2025年,在大模型争相迭代、算力竞争加剧的喧嚣背后,如何切实推动AI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关调研表明,2024年78%的全球企业已开始使用AI技术驱动运营升级与商业创新。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场景的深度适配和产业生态的繁荣,AI向着千行百业的细分场景加速落地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行业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层出不穷,充分体现出AI正从前沿技术突破,逐步进入“大规模应用部署”的实用阶段。

  • 三个依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舆论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舆论战研究与启示

    三个依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舆论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舆论战研究与启示

      摘 要: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频频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舆论战,疯狂实施立体式攻击、全时段发布,改变了传统舆论战手段的单一性和慢时效性,舆论常常呈现出“一边倒”态势。深入研究美西方国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舆论战的方法、内在机理,对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频频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舆论战,通过对目标信息智能分析、智能生产和传播、智能模仿等方法,疯狂实施立体式攻击、全时段发布,改变了传统舆论战手段的单一性和慢时效性,舆论常常呈现出“一边倒”态势。深入研究美西方国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舆论战的方法、内在机理,对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 国产大模型加速刷新应用“进度条” 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突破

    国产大模型加速刷新应用“进度条” 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突破

      记者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获悉,当前,中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新的技术路线蓄势待发,展现出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这是采用专业科学知识和数据进行训练、服务于科学任务的智能底座,实现了对多种科学模态数据的深入理解,具备科学文献萃取融合、科学知识表征推理和科学工具编排规划等核心能力。

  • 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的运行机制与风险规避

    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的运行机制与风险规避

      作者: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晓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将人工智能嵌入基层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的运行机制及风险规避具有重要意义。在互动仪式链理论支撑下,社会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传播形式,治理过程即为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发生的互动。在唤醒信息过程中,人工智能通过革新物理、社会、人文三种情境实现情境再塑,破除治理场域中的壁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工智能通过强化情绪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实现情感再塑,助推情感持续加能。人工智能嵌入基层治理过程中主要面临数据误用、主体错位、适用偏差、舆情失控四方面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风险规避措施:一是要完善法律规制,从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入手防范数据滥用和信息泄露;二是要规范科技运用,保持批判性思维,预防技术懒政和行政低效;三是要优化应用场景,充分考虑具体治理场景中人工智能的适用性;四是要加强网络治理,避免舆论风险发酵与滋生。

  • 丘挺|人工智能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应用与挑战

    丘挺|人工智能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应用与挑战

      急速发展的AI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迅速扩张,中国水墨画与AI的结合也产生了诸多现象和问题。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AI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应用前景,包括AI与水墨画共生的创作技术将如何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会否撼动水墨画的边界与核心价值,同时审视这种结合对水墨画的传统精神和现代性带来的挑战,以及AI在创新与艺术生命表现之间的差距。   在当今这个技术迭代变革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行业也不例外地面临着重构与变革,尤其是日趋数据化生成的视觉、听觉艺术与设计等行业,新的契机与危机同在。而艺术与AI的交融,将会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艺术变革,中国书画艺术的未来,令人无限遐想。

  • B站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最受年轻人关注的TOP30 AI应用

    B站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最受年轻人关注的TOP30 AI应用

      7月26日-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今年继续亮相大会,不仅带去了众多站内爆款的AI及机器人主题内容、UP主开发的AI及机器人作品,还综合站内大数据首度发布了「在B站上最受年轻人关注的TOP30 AI应用」,获得广泛关注。   目前,B站已是AI内容生态的第一平台,对AI内容关注度最高、最愿意应用的人群,都聚集在B站。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每月有超过1.4亿的用户在B站上观看AI相关内容,带动AI相关内容的日均播放时长同比增长超100%,投稿量同比快速增长130%。观看AI相关内容的用户中,超八成都是95后,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B站内大量关于AI新品发布、技术教学、测评解读、应用探索等专业性内容,吸引了包括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一线研究人员,以及众多AI创业者们来B站进行分享、讨论。

  • 中国移动正式揭牌人工智能新型专业化机构

    中国移动正式揭牌人工智能新型专业化机构

      自2013年布局人工智能自主研发,组建成立了“九天”人工智能团队。十二年来,“九天”人工智能团队探索出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通信行业规模化应用落地的典型范式。2023年,面对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变革,“九天”人工智能团队从源头及底层开展大模型全栈技术攻关,打造了全模态、全尺寸、全场景的“九天”基础大模型,是首个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服务和算法双备案的央企大模型。   中移九天公司(九天研究院)表示,下一步,中移九天公司将围绕攻关基础前沿技术,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国之重器;加速生产经营管理AI化进程,助力数智化转型;赋能“AI+”产品升级,助推业务核心市场竞争力跃升;供给“AI+”行业产品与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发展;探索AI原生产品与应用,培育AI服务新形态与新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

  •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度博士后招收简章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度博士后招收简章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以下简称清算总中心)成立于1990年5月9日,是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全社会提供支付清算及相关服务的全国性金融服务组织。清算总中心负责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国家和社会资金流动的大动脉。   清算总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于2018年10月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为推动支付清算领域科技创新和业务拓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好实现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为支付产业培养和输出更多高精尖人才,工作站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科研院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面向国内外长期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 机遇与挑战并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该如何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该如何发展?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进入了初级应用阶段。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疾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各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根据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年中发布的预测,2019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预计为32亿美元,五年后将达79亿美元,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各国政府、国土安全、金融、零售、医疗保健等服务领域。然而,人脸识别技术在快速发展、深入社会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安全挑战。个人隐私数据泄漏、技术滥用等造成的信息安全风险问题亟待解决。2019年发生的多起人脸识别安全事件已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规制的深层反思。

  • ‹‹ 1 2 3 4 5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