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工智能机器人 第3页
  • 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走入加速进化 共探机器人未来生态

    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走入加速进化 共探机器人未来生态

      7月29日,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AI月光社·走入百家创新企业”系列活动第2期——走入加速进化圆满举行。活动从人形   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加速进化创始人、CEO程昊,启迪控股执行总裁,启迪之星董事长张金生,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启迪之星(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主管合伙人刘博,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监事、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管理合伙人王学辉,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宋家峰,英诺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祝晓成、周全,英诺创新空间创始合伙人李长麟等出席本次活动。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英诺天使基金品牌执行董事姜艳艳主持本次活动。

  • 新华走笔丨程思琪: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被机器人“占领”了

    新华走笔丨程思琪: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被机器人“占领”了

      格斗擂台上,那个身高1.32米的金属身影猛地腾空,一记凌厉的回旋踢,紧接着,重心不稳,“嘭”地摔倒在地。人群里瞬间响起一片惊呼。但不过几秒,它竟自己撑着地面,晃晃悠悠又站了起来,重新摆出战斗姿态。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就这样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台上演绎着“武林争霸”,引得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掌声和惊叹此起彼伏。   这不是错觉。展馆里,3000多项前沿展品争相亮相,其中光是智能机器人就有60多款。从去年只有18家机器人企业参展,到今年超过80家具身智能企业亮相,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 苏州极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极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极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家提供机器人高端硬件与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极致机器人自主研发轻量化模组开发出高性能、超轻量化的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外骨骼等产品,引领供应链走向轻量化、小型化和简便易用的方向,重构机器人产业链。 以超强、超轻、模块化的产品力,契合机器人时代的核心需求,实现机器人系统的快速落地,加速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 教育部公布面向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名单 人工智能、机器人成高频词

    教育部公布面向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名单 人工智能、机器人成高频词

      (记者阚纯裕徐也晴):日前,教育部公布2020至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名单包含35项赛事,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三类。   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均入选,而去年还在名单之列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未被列入。

  • 【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机器人电话家访辅助问诊 人工智能硬核助力抗疫

    【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机器人电话家访辅助问诊 人工智能硬核助力抗疫

      (记者 李文亮 徐辉) 6月23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来自智能科技领域的业界大咖纷纷表示,在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智能科技产业和技术,在应对疫情、诊断救治、恢复生产生活中凸显了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致辞时说,人工智能赋能技术和赋能产品,在疫情防控、药物研发、疾病诊治、民生保障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积极助力基因测试和疫苗药物的研制。在大数据支撑下,人工智能算法创新使用的整序列、整基因组的RNA结构预测更为精准,算力共享、分布式的计算,为疫苗和特效药物的研发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功效匹配、文件筛选等提供了有效地支撑,加快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过程。

  • 2025年AI技术革新:人形机器人突破引领产业新风潮

    2025年AI技术革新:人形机器人突破引领产业新风潮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深耕与创新,2025年已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突破的重要转折点。近期在上海举行的创新创业青年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发言再次点燃行业热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中的技术领先优势。这一切都预示着,AI创新正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入爆发式增长的关键时期,未来十年内,相关产业的格局将迎来深刻变革。   作为AI技术革新的典范之一,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的融合应用,为人形机器人赋予了更为智能的交互能力。以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为核心的算法优化,使得机器人在情感表达、环境感知和自主决策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速度持续扩展,2025年更有望实现年收入接近1.2万亿美元的规模。

  • 2025年AI技术革新:三大机器人突破引领行业新趋势

    2025年AI技术革新:三大机器人突破引领行业新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深耕与创新,2025年已成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突破的关键节点。近年来,行业内对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自主控制算法的不断优化,极大推动了机器人产品的性能提升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在此背景下,维他动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布局尤为引人关注。5月15日,于焉知人形机器人科技创新大会上,维他动力联合创始人兼产品副总裁赵哲伦发表的主题演讲,深入剖析了未来三年机器人行业的核心技术方向和市场发展趋势,彰显了其在AI技术革新中的行业领先地位。   从技术层面来看,维他动力提出的三类机器人产品——交互类、户外陪伴类和家用操作类——均依托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优化和自主决策算法的深度融合。交互类机器人通过增强自然语言理解(NLU)和情感识别能力,实现了更为流畅、自然的人机交互,适用于教育、陪伴和服务场景。根据公司研发数据显示,交互类机器人在语音识别准确率上已突破98%,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其交互能力的提升也得益于多模态感知技术的突破,使机器人能够同时理解视觉、听觉和触觉信息,从而实现更为智能的行为响应。

  • 新华全媒+丨会格斗、能书法、懂干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亮点纷呈

    新华全媒+丨会格斗、能书法、懂干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亮点纷呈

      众多智能机器人亮相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吸睛焦点。除了会格斗、书法等“能文能武”的机器人外,大会现场还展示有多款在生产、生活多样化应用场景中“会干活”的机器人,呈现机器人从“动起来”到“用起来”的创新突破。   众多智能机器人亮相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吸睛焦点。除了会格斗、书法等“能文能武”的机器人外,大会现场还展示有多款在生产、生活多样化应用场景中“会干活”的机器人,呈现机器人从“动起来”到“用起来”的创新突破。

  • 海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推介活动在深圳举行

    海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推介活动在深圳举行

      7月28日,以“智启新程 聚势未来”为主题的海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推介活动在深圳举行。南通市海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成伟致辞。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机器人系统中心副主任刘鹏飞、具身中心研究员王凡分别作主旨演讲。深圳市高新投、清控金信、星河资本、宇杉投资、复容资本、元禾璞华、海通创意、金雨茂物、招商局资本、深创投等基金机构负责人参加活动。   成伟在致辞时说,随着北沿江高铁、海太长江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的加快建设,海门正由“上海北”升级为“北上海”,成为深圳企业“创新+转化”的最优解,也为“深圳研发+海门制造”提供了现实注脚。海门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拥有高端纺织、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千亿级和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新赛道加速布局,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开辟了应用蓝海。海门承载产业空间广阔,政府服务务实高效,布局了服务长三角的博浩算力中心,构建了“拨投贷债保”全方位支持体系,形成了全周期护航企业发展的“生态链”。选择海门就是选择“确定性的未来”,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把海门作为深圳技术的“超级中试场”、长三角布局的“战略支点”,与海门共写“智能时代”的新篇章。

  • 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首届学员带着自己设计的机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首届学员带着自己设计的机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一款灵活的两栖机器人,仅用一个电机便能实现陆地轮式行走与水中浮动模式间的转换;一款基于树莓派的六足移动式气象播报机器人,每到台风季,代替人类做一些现场巡视、数据采集、气象播报……在沪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的首届学员带着自己设计的机器人作品亮相,点燃更多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无限热情。   “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机器人的工作场景,它可以完成陆地工作的同时,深入水下,灵活调整深浅、姿态,去探测水下环境,在救援过程中提升效率。”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首届学员、上海市世外中学高一学生王思成带来了一款灵活两栖机器人。这款两栖机器人是他花了一年时间设计的,可以在陆地、水域、湿润的泥土中进行搜救和侦察任务。

  • ‹‹ 1 2 3 4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