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人工智能 第4页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习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热潮持续涌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赋能。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等多轮驱动下,人工智能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中国工程院发布“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提出近300项热点

    中国工程院发布“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提出近300项热点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刘祯)未来几年有哪些AI热点技术?相关的产业升级和学科交叉技术有哪些?……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31日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为未来5至10年的潜在AI热点技术提供参考。   “备选清单”围绕三个类别提出了近300项技术。聚焦信息工程科技领域技术创新,提出了6G技术、多模态大模型、超级通用智能体等163项技术;针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计算神经科学、智能可穿戴设备、AI辅助药物设计等催化现有生产力变革的新兴技术122项。此外,还提出了大模型技术、具身智能、智能无人系统等12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AI热点技术。

  • AI有用丨人工智能如何保障市民生活安全感?

    AI有用丨人工智能如何保障市民生活安全感?

      4月29日,习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7月盛夏,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黄浦江畔举办。人工智能在上海,在中国,如火如荼。   如何应用人工智能,AI如何赋能企业,赋能治理,赋能技术,赋能生活,应用场景日益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为此,人民网在上海推出“AI有用”系列应用场景报道,展示、科普、汇集各类AI应用场景,推动AI应用生根落地,开花结果。人工智能,不仅“好玩”,更要“有用”!

  • 中外智者共话AI未来 上海实践点亮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新图景

    中外智者共话AI未来 上海实践点亮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新图景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火如荼进行之际,由中国日报社主办的“智者对话,共创未来”《围炉漫线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体验+对话”的双线模式,立足上海科创高地,放眼全国AI发展,旨在向世界阐释AI领域的“中国方案”。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日,中国日报社外国专家石花姐(Stephanie Ann Stone)和欧文(Owen Thomas Fishwick)深入WAIC展区,化身探馆主播,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医疗、民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两位外籍专家通过镜头,记录下他们体验国产AI技术时的真实感受,捕捉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城市运行与居民生活,并制作成“中国AI方案的全球价值”主题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后如何看AI人工智能投资价值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后如何看AI人工智能投资价值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后续如何看待AI人工智能板块的投资价值?分析认为,首先,政策还是维持积极态度。近期,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 《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到各个地方政府的措施,今年以来对AI人工智能的延续支持态势。   算力方面,华为首次线超节点,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突破,未来国内算力有望加速发展。此前H20的解禁阶段性缓解了国内算力需求的燃眉之急,同时由于整体需求的旺盛,对国产算力的需求仍然非常巨大。

  • 字节跳动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AI人工智能回调蓄势

    字节跳动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AI人工智能回调蓄势

      7月22日,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据介绍,与此前需要大量机器人轨迹训练的VLA模型不同,GR-3通过少量的人类数据即可实现高效微调,从而快速且低成本地迁移至新任务,以及认识新物体。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DeepLink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方案,支持千公里多智算中心跨域长稳混训千亿参数大模型,例如跨越1500公里连接上海和济南之间的智算中心,实现北京、上海与贵州等多地智算中心互联和大模型混训等。

  • 盈小花:AI人工智能的新兴趋势解读

    盈小花:AI人工智能的新兴趋势解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与社会运行模式。从底层技术到产业应用,从伦理规范到基础设施,AI领域正涌现出一系列新兴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定义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也为全球企业与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指引。   多模态大模型已成为AI技术演进的核心方向。通过统一架构融合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多元数据,模型实现了从“单一感官”到“全息感知”的跨越。例如,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Emu3模型通过自回归技术结合图像、文本和视频三种模态,在图像生成、视觉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表现出色;复旦大学的伏羲气候大模型融合多模态数据,预测精度优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速度比传统模型快千倍。这种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模型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深度,更在医疗影像分析、工业质检等专业领域展现出超越单模态模型的性能优势。

  • 欧盟发布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

    欧盟发布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18日电(记者张兆卿)欧盟委员会18日发布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旨在帮助相关企业履行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相关条款生效后的法律义务。   欧盟委员会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指南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定义为训练过程中使用超过1千万亿亿(10的23次方)次浮点运算的计算资源,并且具备生成语言(文本或音频)、文本转图像或文本转视频能力的模型。   指南明确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提供商”与“投放市场”的定义框架,并规定了在满足透明度要求的免费开源许可下发布模型的豁免条件。

  • 恒小花:AI人工智能赋能商业模式的奥秘解析

    恒小花:AI人工智能赋能商业模式的奥秘解析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AI)已从实验室走向商业战场,成为重塑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引擎。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从金融科技到零售变革,AI正通过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重构传统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本文将从价值创造、技术融合、场景落地、生态构建四大维度,深度解析AI赋能商业模式的奥秘。   AI对商业模式的改造始于效率提升,但终极目标是创造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传统模式下,企业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规模经济,而AI的介入使“个性化规模经济”成为可能。

  • 新易盛业绩大超预期20cm涨停AI人工智能ETF涨近3%

    新易盛业绩大超预期20cm涨停AI人工智能ETF涨近3%

      业绩大超预期。7月14日,新易盛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亿元-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7.68%-385.47%。   费率方面,AI人工智能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AI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 ‹‹ 1 2 3 4 5 6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