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8月7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7日,杭州法院司法保障人工智能发展媒体座谈会在杭州举行。记者从杭州中院获悉,“小某书”虚假种草案当日二审判决。截至目前,杭州法院已受理17件涉人工智能的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全国首例“AI换脸”民事公益诉讼案、全国首例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侵害信网权和不正当竞争案等多个全国首案。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与此同时,涉人工智能纠纷开始涌入司法领域,并呈现复杂多元态势。
- 
		
		
- 
		
		中新网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材料科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基于自然界存在的黏附蛋白为灵感、通过人工智能(AI)模型辅助设计,成功研发出新型水下超粘胶,这种粘胶被证明能修补水管漏洞并在水下粘住物体,具有一系列潜在应用前景。 该论文介绍,在湿环境中具有粘附力的物质有一定的设计难度。虽然AI驱动的方法被证明能成功设计硬材料,但软材料更加复杂;超粘化合物的设计难度尤其大,因为让材料变软的性能常与增加粘附力的性能相反。不过,细菌和软体动物这类有机体能产生天然的黏附蛋白,这为水凝胶的新型超粘化合物提供了潜在设计灵感。 
-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近日,国内首期人工智能审计专家认证(AAIA)培训班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据了解,该培训班由ISACA中国携手其授权培训机构联合主办,积极响应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发布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人工智能审计认证是人工智能深度链接千行百业的关键配套技能。据介绍,本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安永、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立信、天职、天健、中汇等国内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美团、微众银行、霍尼韦尔、太保集团、泰康人寿、中信银行、丰田汽车金融、OPPO、荣耀等企业逾百名行业人士的关注和参与。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多次就人工智能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做出总体部署;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教育部立即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等26所高校30多位专家,对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情况进行集中研讨,并听取潘云鹤、吴建平、陈杰等院士的建议;同时,部内有关司局多次就相关事项进行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并由部内12个司局共同会签后,印发了《行动计划》。可以说,《行动计划》是一份汇集各类政策措施,引导、支持高校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等能力的指导性文件。 
- 
		
		5月9日,作为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AI赋能 质领未来”为主题的2025新质生产力大会在浙江德清举行。大会汇聚政企学研四方智慧,以人工智能为笔,以创新生态为墨,共绘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大会现场,新华出版社社长匡乐成向与会来宾特别推荐了《AI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新发展与智算经济》一书。该书聚焦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系统探讨以智能算力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如何驱动经济形态的深刻变革。匡乐成表示,当硅基文明与人类智慧碰撞出火花,当“人工智能”从科幻词汇变为日常议题,我们正站在时代拐点上,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AI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新发展与智算经济》系统阐述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意义,为读者带来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切实帮助与深刻启迪。 
- 
		
		日前于上海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已闭幕,但参展的800余家企业及展示的3000余项前沿展品和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仍持续引发各界关注。 “在中国,AI融入日常生活的速度正在加快。”有外媒如是评价道。据报道,无论是大模型嵌入机器人、虚拟人,服务型与工业型机器人的加速落地,还是日常生活场景中多样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种种趋势都清晰表明,人工智能正从算法层的云端计算下沉至现实世界的操作终端,落地进程全面加速。 
- 
		
		武汉紫东太初、达梦数据、兰丁股份、中科通达等9家企业荣登企业类主榜单和子榜单。武汉上榜企业总数量排名全国第四,其中有8家科技企业来自东湖高新区。 据评选活动主办方介绍,此次入选企业分布不仅延续了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传统科技高地的产业地位,同时武汉、成都两地企业入选数量同比激增。武汉以总数9家(含主榜单企业5家),排名第四,仅次于3个一线城市。 在上榜的武汉9家企业中,武汉紫东太初、达梦数据、兰丁股份、声通科技、数传集团上榜TOP50主榜单,黑芝麻科技、中科通达、智化科技、格创东智4家企业分别进入创新场景、创新技术、新锐企业等子榜单。除黑芝麻科技外,其余都来自东湖高新区。 
-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昨天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注重让市场有方向、有信心,注重务实管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一方面,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算力、算法、数据、开源、人才、安全等方面基础,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更好支撑技术落地和产业发展壮大。(国是直通车) 
- 
		
		2025年,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各行业深度变革,教育领域尤为显著。近期,北京一家领先的AI科技公司携手韬奋基金会,在巴州地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捐赠行动,总价值高达65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AI技术在教育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也预示着“AI+教育”新时代的到来,彰显了技术革新在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中的深远影响。此次捐赠的核心技术涵盖智能助教机器人、沉浸式课程材料包、师资培训平台以及智能课件开发工具,充分利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为中小学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支持。以助教机器人为例,其背后依托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实现自然语音交互、智能答疑和课堂管理,大大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学效率。据悉,这些设备通过持续的算法优化,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提供方,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专注于AI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公司不仅在深度学习模型的精度提升方面取得突破,还通过优化算法,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使得高端AI教育工具的普及成为可能。其自主研发的AI课程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能为教师提供精准的学生学习画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制定。这一系列创新,不仅展现了公司在AI技术革新中的技术领先优势,也增强了其在教育市场的竞争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趋势愈加明显。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AI教育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AI技术在课堂中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讲授式”向“互动式”、“个性化”转变,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也为教师提供更智能的教学辅助工具。同时,AI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硬件设备到软件平台,再到师资培训和内容开发,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一切都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专家普遍认为,AI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不仅能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促进教育公平,让偏远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某知名教育技术专家指出:“随着AI算法的不断优化和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人工智能+教育’的格局将实现广泛渗透,推动全球教育产业的深度变革。”然而,也有学者提醒,AI在教育中的应用必须关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未来,持续的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行业合作,将共同推动AI教育的长远发展。此次650万元的捐赠行动,不仅是一次资源的输送,更是AI技术在教育领域落地应用的典范,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专业的教师培训和设备优化,将成为推动AI在课堂中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把握AI技术革新的脉搏,积极探索智能教学的多样路径,将在未来的教育生态中占据先机。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AI在教育中的深度融合不仅会改善教学效果,也将开启更广阔的创新空间,为培养未来具备创新能力和计算思维的学生提供坚实支撑。这一切都预示着,2025年的教育变革,已由AI技术引领,开启了全新的智能教育时代。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今年3000亿元的资金下达计划。 发布会上还回应了人工智能+行动、零碳园区建设、暑期电力供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内容。这些举措如何落地生效?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巴西的电网上,AI图像识别和巡检无人机的新组合,有力克服雨林、草原、山地等复杂条件,大幅提升巡检质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表示,这些案例说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经过市场初步检验,人工智能已具备解决一些现实场景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作用越来越凸显。 
- ‹‹ ‹ 1 2 3 4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