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体聚焦|《经济学人》:从良渚发展故事看到中国人工智能的未来

人工智能‌ 23
  文章说,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从去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1400亿美元;如果算上基础设施和零部件供应商等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这一数字将跃升至1.4万亿美元。去年6月,咨询公司高德纳调查的在华外国企业中,约有8%正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到一年后,这一数字跃升至43%。   DeepSeek)早期的狂热已经消退,但它的突破性进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它降低了成本,并将重点聚焦到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商业、工业、公共部门和社会本身。这也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可以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

  文章说,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从去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1400亿美元;如果算上基础设施和零部件供应商等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这一数字将跃升至1.4万亿美元。去年6月,咨询公司高德纳调查的在华外国企业中,约有8%正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到一年后,这一数字跃升至43%。

  DeepSeek)早期的狂热已经消退,但它的突破性进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它降低了成本,并将重点聚焦到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商业、工业、公共部门和社会本身。这也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可以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

  文章认为,中国在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支持,对该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企业似乎也正通过试验这项技术,展现出一种更积极进取的态度。此外,各地各行业也在寻找人工智能新的应用场景和经济增长点。比如,国家博物馆提供人工智能眼镜供游客参观,而电力企业的工人则用它们来识别输电线路上的故障。与此同时,各省市政府纷纷使用“深度求索”改进热线服务、分析数据并向居民解读政策等。这些都将继续加速推进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