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单q业绩和产能审批问题导致的下跌都是短期问题。看的是长期公司各板块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硬件卡位的核心地位。至于产能
因为单q业绩和产能审批问题导致的下跌都是短期问题。看的是长期公司各板块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硬件卡位的核心地位。至于产能,扩张是必然性。再结合2526年的pe估值什么水准。就知道该怎么投资了。
复盘特斯拉,一直产能无法满足订单,直到2019年q4 ,上海产能的投产,带来了特斯拉十倍级别的行情。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这不就是刻舟求剑吗?特斯拉当初不能满足产能时是什么市场环境,现在是什么市场环境。换句话说,你让现在小米把产能拉满,卖的完吗?
说一个常识,时间不等人。车会过气,时尚会变。三、四十年前曾有个著名公司,就因产能不够,订单太多破产的。订单多,拼命扩产。等产能上去了,订单却突然消失了。汽车行业最大的就是变化。2023年的理想年挣百亿,气势如宏,大有一骑绝尘的气象,小米汽车没出世。现在才2025年……
这不就是刻舟求剑吗?特斯拉当初不能满足产能时是什么市场环境,现在是什么市场环境。换句话说,你让现在小米把产能拉满,卖的完吗?
说一个常识,时间不等人。车会过气,时尚会变。三、四十年前曾有个著名公司,就因产能不够,订单太多破产的。订单多,拼命扩产。等产能上去了,订单却突然消失了。汽车行业最大的就是变化。2023年的理想年挣百亿,气势如宏,大有一骑绝尘的气象,小米汽车没出世。现在才2025年……
账上大把现金从不分红,屡次增发配股,给员工的薪水是同行的一半不到,就这样股权激励都要靠增发从股民手里拿钱,大师怎么看?管理层的人品需要纳入考量标准吗#小米集团#
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丰田汽车,市盈率只有8.6。特斯拉的高估值不是卖了多少车,而主要是因为在FSD算法、4680电池、Dojo超算等领域的颠覆性布局,以及人形机器人、脑机等领域的强大叙事。已构建“硬件引流+软件盈利”的成熟模型。
就目前而言,小米汽车本质仍是整车代工及组装模式,产能爬坡落后计划,手机高端化遭遇苹果华为碾压,大小家电还不及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的零头,生态协同停留在PPT。
小米或许能成为优秀的硬件整合商。但是,它应该、大概就是制造业企业。我再说更明白一点:市场最终不会给制造业企业太高的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