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上了?中国前脚定下9月3阅兵越南后脚就定到9月2想干啥?
今年9月3日,中国将在北京举行规模宏大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但就在前一天,也就是9月2日,越南决定在河内举行独立80周年阅兵。
但实际上,中国的阅兵是一场大国实力的展现,筹备时间长、预算高、技术先进,越南则是在人力规模、仪式感、外交邀请方面下足功夫。
这场阅兵是多年来筹备的高峰,涉及2240亿美元国防预算支撑的新式装备展示,比如歼‑35隐形战机、东风导弹系统、运‑20B战略运输机等等。
这些装备的比例超过80%,整个仪式的目的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军队的实力与体系化作战能力。
4月越南刚刚办过一场大阅兵,纪念南北统一50周年,用掉了约2.3万亿越南盾预算,并邀请中国、俄罗斯、老挝、柬埔寨代表团出席,也算是挺有排面的。
但为什么还要接着办一次?越南这次阅兵预算达3000万到5000万美元,约在同一量级,意味着又是一笔沉重支出。
越南想要以较小的硬实力成本换取更高的国际关注,在中美强强对抗的大环境之下,他们不仅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塑造一个光鲜亮丽的对内形象,以此来稳固国内政局。
政治上,越南领导层上任不到一年,需要快速建立威信,经济上,预算有限,只能靠人多、仪式感强来制造冲击。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希望邀请中国、俄罗斯、老挝、柬埔寨、白俄罗斯五国派军队参演,并通过纪念援越专家铜像布设等形式强化与传统友国联系。
除了军事力量,还包括了大量群众、学生、政府人员共同参与,LED屏幕、广播系统、水陆空统筹安排,整体规划堪称越南近年来最严谨的国家级典礼。
写到这里,你可能愈发觉得越南是在“碰瓷”中国,但其实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这一步棋走得还挺不错的。
这种背靠背时间安排,不是纯属巧合,而是体现越南在国内政权合法性、经济困境、外交姿态三重压力下做出的策略性选择。
河内官方在六月就成立了阅兵筹备委员会,协调国防、文化、公安、交通、医疗、媒体等部门联动,任务包括方案设计、音视频联播、健康保障、交通安保、活动宣传等等,各项任务要求在7月底前落实。
从7月初到8月中旬,参与的军警部队、预备役力量、公安学生、群众力量等约4万人都在进行刻苦训练。
而6月到9月期间是越南最热的季节,训练环境炎热,相关部门还制定了健康保障计划,确保训练期间无人晕倒脱水。
从参演力量看,38个方阵涵盖陆军、公安、特种部队、群众方阵、学生方阵、维和部队等类别。这次动员规模远高于4月举行的13,000人阅兵,可以说越南准备综上最大的阅兵阵容。
越南的装备仍以老式武器为主,比如T‑90坦克、“针式”防空导弹等,根本无法与中国的隐形战机、东风导弹系统相提并论。
媒体和网友已经把越南训练时的尴尬画面大量传播,士兵步姿僵硬、脖子前倾、动作不协调,被戏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显得模仿却不够端庄。
按照官方宣传,越南自2005年起就模仿中式正步,统一75厘米步幅,但由于训练时间不充足且未考虑本国士兵体型差异,效果远非中国那样标准。
即使动员了数万人参与,仍难掩实质性动作不佳的尴尬场景,而且很快被媒体批判为“蹭热点”“借中国热度”的表演。
此外,4月那场无人机表演失控事故也挺让人记忆犹新,越南自己搞的无人机阵列图案在舆论上,最终不得不依赖中国团队连夜救场,完成图案展示,还促成了5000万美元的对华采购合约。
答案可能并不乐观,从越南角度看,短期确实能通过一次大阵仗博取国内关注,转移经济焦虑,树立领导形象。
中国可以邀请越南文化、军事代表参与部分活动,进行联合军演或技术交流,帮助越南提高实战训练质量,也实现区域稳定。
未来真正能提升两国形象、推动国家进步的,绝不是谁的阅兵更大、更早,而是中越在技术、文化、军事、外交上的真实合作,那才是牢固而持续的硬道理。
信息来源:越南9月2日庆建国80年,邀中国等5国军队参与阅兵凤凰网新闻 2025-07-18
-
上一篇
湖北近13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 -
下一篇
智联招聘app官方下载
